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任琳  张尊月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10):77-103+158-159
相较于以往导致国际制度复杂性出现的客观成因,目前的国际制度复杂性主要是由大国主观塑造产生的,是大国博弈在全球治理领域中的具体显现。规避国际制度冲突并塑造国际制度间的融合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核心议题。作者分析了霸权国与新兴大国之间是否更难实现国际制度融合的问题。研究发现,欧洲稳定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国际制度融合度远低于预期,而清迈倡议(多边化国际制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国际制度融合度却高于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制度的主导国或倡议国之间存在的所谓“志同道合”盟友关系并不是促进国际制度融合的必然前提,霸权国与新兴大国各自主导或倡议的国际制度之间也能实现融合。除国家逻辑和市场逻辑外,区域逻辑在国际制度的融合中也可发挥主要作用。在货币金融议题领域,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整合方式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2.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框架内,防止逆全球化进一步蔓延;三是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并重,渐进式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4.
艾尚乐 《改革与战略》2012,28(1):73-75,113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在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G20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机制安排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依据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参与到G20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其逐步由短期应急转向长期治理,被动反应转向主动决策的机制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其在促进全球金融治理过程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突然爆发,使"凯尔特猛虎"成为11月中下旬欧洲经济最大的阴霾.尽管手握7500亿欧元储备的欧元区财政稳定机制几乎肯定会介入这场危机,而且该机制也绝对有能力化解这场危机,但是欧盟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治理趋热的今天,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入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全球气候治理国家责任困境的表现,以国家责任困境问题为导向,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提出不同类型的主权国家在当今国际环境中所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一,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经济,只有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同时也应当积极承担适度的减排责任。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国家责任,携手欠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三,新兴大国应当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承担大国应有的国家责任,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吉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5):71-95,157,15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不仅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也使经济全球化受到重创,在全球多领域产生了全方位链式影响,凸显了全球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在应对此次疫情过程中反应迟缓、部分失灵、治理成效有限。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国际机制等应对不足、效果不彰。大国领导、大国协调与合作难度加大,未能体现领导作用。各国需要反思如何来加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更好地确保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各国还需维护和稳定当前的世界秩序,在公共卫生领域形成一个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化对国际治理制度的更新、补充和替代,加大大国协调与合作力度,加强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赋权和赋能,提升其权威性和行动力,强化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和制度建设,增补新的制度安排,在全球层面结成理念共同体、制度共同体、政策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确保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8.
从“G7时代”到“G20时代”——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始于1975年以七国集团(G7)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传统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失灵,已经运转了十年的二十国集团(G20)从部长级会议正式提升为首脑级会议,并且在两年的时间里召开了五次首脑峰会,开创了既有国际机制的先例。在2009年的匹兹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被正式制度化,并被提升为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最主要的制度平台。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发生了从G7时代向G20时代的重大转变。此次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变迁的原因在于国际经济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为继,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传统机制的失灵。作为一种新的制度模式,二十国集团适应了国际经济权力结构的变迁,而且在节约制度建设成本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正因如此,二十国集团取代了七国集团成为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最核心的机制,进而实现了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拉开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帷幕,并将全球金融市场置于危险的境地,至今仍无见底迹象且呈现扩散的趋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力失衡,欧元区政策框架存在制度性缺陷使得问题进一步加剧。欧元区领导人推出一整套危机永久解决机制,然而此方案并未触及欧元区深层次的问题,距离债务危机的永久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危机的最终解决已经超越了纯粹的经济学范畴,它将取决于各国的政治决心和魄力以及欧洲精神的复兴,反思欧洲现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寻求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G20峰会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之一,不仅正在引领全球绿色治理进程,而且呈现出以绿色治理引领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新趋势和新变局。通过分析2008—2021年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议题及其领导人宣言,探析G20峰会在应对全球绿色治理问题、推动绿色发展进程和统筹推进气候、环境、能源治理等方面的角色与作用,G20峰会通过战略性参与、制度化影响和实践性改造等深刻塑造全球绿色治理进程,在大国战略竞合、百年大变局等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深化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进程的大国作用,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构建的二十国集团成为代替G7的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以发达国家群体为高层的等级制的全球经济秩序发生动摇。现行国际经济制度体系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体系,通过新兴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的良性互动和渐进性变革,国际经济秩序将逐步实现从等级制向多元平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及欧元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全球经济刚刚走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进入复苏之际,从希腊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给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本文以"欧猪五国"为切入点,从危机国家自身经济结构、欧元体制和外部冲击三方面探讨"欧猪五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欧猪五国"发展、欧元区生存、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复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各方救助,目前"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有所缓解,断言危机国家将退出欧元区并因此而最终导致欧元崩溃缺乏根据,但这些国家要重新达到欧元区财政趋同标准必须经过痛苦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2,(3):9-9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2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二十国集团成员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如何解决愈演愈烈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依然是本次会议关注的焦点,其中向IMF增资成为会议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新兴大国与中国已逐渐改变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关系,全球的经济平衡、全球治理、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国际决策体系的改革,都有赖于中国和新兴大国的作用。但中国与新兴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范围内可以发挥作用?它们的实力地位是否稳固?它们与发达国家是何种关系?原有的普世价值观、国际制度在多大程度上还将有效?新兴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否一致?能否在G20机制中发挥协调作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有待我们研究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全球问题的跨国性和复杂性,单纯依靠某一国力量已经无法解决.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新兴的国际行为体,扮演着"施压者"、"服务者"、"监管者"角色,在参与治理全球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包括:积极参与治理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俄罗斯危机,尤其是卢布的暴跌,不仅暴露出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而且也显现出了当前的国际秩序以及评价经济和政治可持续性的标准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事实上,这场危机本可以避免——俄罗斯在全球治理机制中日益孤立的状况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新兴经济体如何防范危机?自从经历了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同样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9):13-15
1国际货币组织再次就欧债危机发出警告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警告,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当前,尽管欧元区经济已经受到危机的冲击,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状况尚可。如果危机继续,欧元区经济将进一步放缓5个百分点,其中英国受损将  相似文献   

18.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略,发展了当代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经济全球化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全球经济新格局下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内涵、新特征: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正在从一中心向多元化转变;全球经济治理的范围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制开始从国际向国内延伸;全球经济治理的两种模式(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逐步走向融合.文章认为,进入制度型开放以后,中国同...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日在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暨浦山世界经济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上,与会专家预测:2013年欧元区前景不乐观。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迟迟未能解决,影响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拖累了刚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全球经济。在欧元区内部,危机救助机制未能及时有效缓解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欧元区经济增长快速下滑。受此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剧增,二次探底风险加大。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金融改革,调整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