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四个指标,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和2007年的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了较有效的管理,但1年以上资产、负债的匹配上失衡现象严重,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整滞后于利率变化趋势;我国传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落后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秦玲 《开放潮》2003,(3):20-21
央行日前发布的《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总体思路,提出了制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中长期规划。同时指出,2003年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利率、汇率政策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2003年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3.
蔡亮 《产权导刊》2013,(9):11-13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步骤。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正款款而来,渐行渐近。蹒跚而行17年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起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迄今已经历了17年时间,碎步慢走,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4.
一、利率变动风险 由于金融市场上利率变动使企业在融资时可能遇到的损失,就是企业融资的利率风险。企业融资方面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在不恰当的时机筹集了资金或用不恰当的方式筹集了资金,从而必须付出比一般水平更多的利息,受到了损失。所谓不恰当的时机,即金融市场利率偏高而利率很快就会下降的时期。这个时机融资,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利息,而融资后利率总水平又开始下降,已经融入的资金却仍需按高利率支付利息。所谓不恰当的方式,即在金融市场利率总水平由高向低过渡时期采用了固定利率方式,或在金融市场利率总水平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采用了浮动利率方式。如1983年8月,我国某省一家金融公司曾在日本发行过100亿日元债券,利息为年息8.5%。债券期限为十年。之后,日本债券市场利率不断下降,1984年降为7%,1985年降为6.5%,1986年又降为5.3%。而该公司这笔债券却要按8.5%的年利率对外支付利息,直到1993年债券全部偿还为止。从利率风险上分析,这项活动有两方面的失误:一是时机不好。因为1983年正处于西方国家利率从1980、1981年的顶峰向下滑的阶段,利率下降的速度很快,如果不是急等用钱,应该缓借。二是方式不妥。即使是非借不可,在利率下降时机,也应选择浮动利率的债券或贷款。这样随着利率总水  相似文献   

5.
正自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尤其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7月20日,央行进一步放开了除个人住房贷款外其他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制,基本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利率进入市场化时代。利率市场化后,增加了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自主权,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媒体     
1《财经》2013.7.29利率改革通途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窗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金融改革因此亦进一步深化。从金融改革时间表看,此次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继2012年6月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后,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举措。市场对央行年内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温州 2 0年来的利率改革历程、利率改革对投资、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利率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利率改革的确提高了利率在经济中的杠杆作用 ;第二、利率改革的总体效果未尽如人意 ,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还不能为利率杠杆有效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宏观、微观经济基础 ,此外 ,实际操作中的改革力度也未达到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 ,我国将逐步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在不远的将来 ,银行存贷款利率将根据市场的变化由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据了解 ,改革的步骤是 ,先放开外汇利率 ,后放开人民币利率 ;先放开贷款利率 ,后放开存款利率 ;先放开农村地区的存贷款利率 ,再放开城市地区存贷款利率。戴相龙透露 ,近期 ,央行将扩大大额存单的利率波动幅度 ,个人存贷款利率最终也将放开。他表示 ,央行将利用二三年时间 ,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意味着若干年后 ,老百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银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从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利率下调和随后2004年开始的连续4次利率上调出发,研究这两轮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并体会其中的政策含义及目的。总结了驱动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为预测利率走势提供依据,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标示着流动性管理新时代的加息通道。  相似文献   

10.
199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八次降低存款利率。根据利率政策原理,利率上调,存款增加;利率下调,存款减少。但结果却是利率的连续降低并未对居民储蓄有多大影响,我国居民储蓄仍在稳定地增长。制度政策、实际报酬、货币流通、投资渠道、消费信贷、年龄结构、传统习惯等因素,是造成我国利率下调反而储蓄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7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对存款利率再次下调,这已是今年的第二次利率下调了,也是两年多来的第五次降低利率了。1996年以来,我国已先后进行了5次利率下调,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存款利率分别平均降低了0.9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1997年10月23日存款利率又平均降低了  相似文献   

12.
试论利率连续下调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利率的调整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现、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管制利率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表现出与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不同的特性,即更多地表现出制度性风险.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6年中国城投债分布规律的统计研究,定量分析地方国有企业非含权固定利率城投债发行利率受其发行方式、有无担保、城投债级别、行业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6年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呈下降趋势;(2)就公募发行而言,2014-2016年全行业地级市城投债发行利率平均高于省级38个基点,地级市高于县级市16个基点,县级市债券平均高于省级21个基点,具有地级市最高、县级市次之,省级最低特点;(3)就私募发行而言,2015-2016年地级市发行利率平均高于省级32个基点,县级市平均高于省级37个基点,县级市与地级市没有明显的统计规律,省级最低;(4)公募发行利率低于私募。近三年省级公募发行利率平均低于私募118个基点、地级公募平均低105个基点、县级市公募平均低119个基点。定量化研究成果对债券估值实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策与法     
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扩大为进一步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推进我国利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10月31日开始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将由现行的10%扩大为20%,最低下浮幅度10%不变;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为50%。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10%不变。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不上浮。这次利率改革不涉及存款利率,所有存款都要坚决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7日决定,自2004年11月18日起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上限提高0.3125个百分点,调整后利率上限为0.857%。自11月18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美元、欧元、日元、港币2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改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公布2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资料显示,这是人民银行近一年多来首次调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而此次对美元单独实施上调,则在近年来更为鲜见。专家分析,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  相似文献   

16.
吴青 《特区经济》2005,(7):51-54
2004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当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与贷款的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率也相应调整,且中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浮动。这次利率调整,不仅是我国央行9年多来首次加息,标志着利率下降周期的结束和利率上升周期的到来,而且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一次重要突破。一般认为,当利率水平及结构主要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并能较为充分及时地反映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8.
政策动态     
《首都经济》2013,(8):28-29
金融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规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8月23日起,又一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利率下调对苦斗谷底、处境艰难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利率为什么要下调?利率下调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企业如何用好利率下调的政策?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供企业界参考。 一、利率下调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宏观上看,经历三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过热的突出矛盾已经向总量经济大体均衡方向转变。这种转变要求货币利率政策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20.
概括即将远去的2014年金融业,其中一个恰如其分的关键词是“放”。
  11月底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蹒跚走过近21个年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赶在年末突击“临门一脚”。上调存款利率上限、取消贷款利率浮动限制、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征求意见……2014年,利率市场化步伐坚定前行,成为2014年金融业放开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