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货车在技术站、装卸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影响停时和中时的因素,提出严格制定和执行各项作业时间标准、明确协作单位的停时责任、提高调车计划编制质量、压缩技术作业过程中非生产时间、增加双重货物作业比重、加强专用线和专用铁路的货车停留时间管理等压缩货车在站停留时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货车运用效率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铁路货车在站停留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管理制度、标准制定、过程控制、技术创新等提出解决车辆在站不合理停留时间的对策,以缩短车辆在站的中停时。  相似文献   

3.
结合合肥站、合肥东站运输生产技术作业情况,分析影响技术站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优化车站作业组织、压缩货车集结时间、提高尾部编组能力、协调车站与机务部门的关系、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科学组织天窗修、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等措施,以提高技术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主要是压缩机车在本段和在外站的停留时间,提高机车保养水平,准确规定施工时的机车慢行范围并及时撤消慢行命令,同时延长机车交路,减少单机走行,对提高机车运用的整体效率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上考虑,对技术站中转时间需要通过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来压缩。以丰台西站为例,分析了编组站作业效率不高的制约因素,提出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严格执行编组计划、加强设备养护、加快设备更新、统一信息系统等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溪钢铁公司货物列车集中到达、装卸能力不足,以及受本溪站解编能力的限制,造成本溪站车流积压的问题,结合本溪站既有设备条件,提出开展路厂联劳协作、灵活调配车流、加强沟通联系、加强卸车作业控制、提高装车质量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阜阳北站作业现状出发,分析车站通过能力紧张和改编能力饱和的主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优化运输组织、加强联劳协作,以及对设备进行扩能改造等多项措施,有效加速了机车车辆周转,压缩了中停时指标,提高了车站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货车运用效率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铁路货车在站停留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管理制度、标准制定、过程控制、技术创新等提出解决车辆在站不合理停留时间的对策,以缩短车辆在站的中停时.  相似文献   

9.
压缩运用车保有量对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铁路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铁路运输基层站段应根据各自的实际,压缩中时、停时,充分TMIS网络设备的作用,加强老牌车监控,加强与货主单位的联劳协作,压缩运用车保有量。铁路分局或其他上级主管部门应在经济责任制中加大对基层站段的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棠溪站开行行邮特快专列后,在运输组织和设备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方案,解决到发线接发列车能力不足,调车取送、存车能力紧张,货物装卸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优化运输组织及提高调机使用能力等方面,压缩货车中、停时,确保行邮专列安全正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