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东 《发展》2011,(6):139-139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为了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文化的交融又会反映在语言的交融上.本文从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英语和法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中西方语言在文化交际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相似文献   

3.
陈浪 《魅力中国》2010,(23):316-316
语言是文化知识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和语言载体的损毁都会造成以该种语言记载的文化知识的流失。翻译以另一种语言备份了源语言包含的文化知识,使得这些文化知识得以保存并传承,对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在语言的交往过程中,又以多种而复杂的方式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文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文章通过中英语言(特别是词汇)对比了解其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对语言的影响,使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更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语言对比,冲破语言和文化障碍,更有效地、准确地掌握和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5.
杨德宏 《黑河学刊》2010,(3):79-79,81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一个科学的语言教学体系,必须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从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尝试分析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让学生领悟异域文化下的语言现象,从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到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各个层面,有助于充分发挥外语教学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下面笔者就对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生存的土壤和根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公认的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由于人类思维的相似性,东西方文化几千年来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的文化起源、命名习俗和方式上都存在着相似、相近和相悖之处。  相似文献   

8.
谈翻译文化     
郭晓燕 《魅力中国》2014,(13):190-190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其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论述了翻译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的现象,通过探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笔者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文化导入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深深地植根于各民族的文化中,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又反映文化。因此谁要想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句法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语言习惯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语言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传统价值观不同,英汉习语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因素,对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其各自独特的文化都深深地根植于语言之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文化负载词是语言文化的缩影和精华,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文化词语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着重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文化负载词的影响,有助于交际者准确地传达自身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从而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桑冬艳 《黑河学刊》2009,(8):113-114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体现。透过英语语言文化能够揭示黑人的种族歧视这一社会现象。歧视、迫害并且不平等地对待其他种族的恶劣行为是种族歧视的重要表现方式。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某个国家内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体现出种族歧视。相信在交际语言和文化领域的积极改变能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不再对黑人持有偏见或歧视。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法律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法律语言教学为基础的,文化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导入法律文化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法律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对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法律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法律文化交际能力,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出更多“精通英语,明晰法律”的复合型法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严 《黑河学刊》2006,(2):71-72,12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化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用法和语言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现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并且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跨文化”的关键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课堂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时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关系,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文化教学要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设定。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的创造物,离开了人,文化就无从谈起.人的存在是文化的前提.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借助于意识和语言而存在的,没有意识和语言,也谈不上文化.有无意识和语言,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董芳 《理论观察》2010,(1):104-105
语言与文化是互构互生的,不同语言文字的音、形、义、语法四要素诱导、建构着不同文化的形态.由于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鲜明的标志,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也必然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言语交际中的“交际障碍”常常是由于忽视了词汇、句法以及语域层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树立科学的“文化语言观”,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使文化学习成为“建构过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论述文化与语言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视野下创新英语教学思维问题。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文化与语言的整体性,提高语境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丰富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雷涛  陈娜 《西部大开发》2009,(11):125-125
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跨文化交际的时代需求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导入与该语言相应的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及主要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