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来,在规模的区域开发已经成为中国反贫困战略的突出特色,这也就决策了中国反贫困行动瞄准的直接对象不是贫困人口,而是贫困地区,即贫困县。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结束的最后关头,中国的贫困状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目前以县为单位的扶贫瞄准目标进行调整,以期提高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瞄准率,加大扶贫资金对真正穷人的投入力度,做到“真扶贫、扶真 贫”。本文立足于这一点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进一步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县围绕自治区“水利种草养畜扶贫年”活动和“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这一主攻目标,2002年狠抓了各项任务的落实,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之路,是脱贫攻坚中的主攻领域,然而在产业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也面临着各种现实困境。通过分析江西省吉安县"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及其实践,发现其构建了多元参与、主体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客观上激发了扶贫主体"内生"参与动力,突破了参与障碍,提高了参与能力,取得一定的产业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攻方向,以实施精准扶贫为工作重点,是江西实现全省脱贫的关键。江西分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58个原中央苏区县和特困片区县及25个罗霄山片区县和国定贫困县,276万贫困人口、2900个省定贫困村,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21个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50万,其中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档立卡人口20万,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还十分繁重。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攻  相似文献   

5.
《致富之友》2003,(8):45
2003年,伊金霍洛旗扶贫开发工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嘎查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以发展养殖业和水利建设为主攻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培植扎根性生产建设项目,确保8120贫困人口当年解决温饱。具体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扶贫工作运行机制。继续坚持旗乡党政一把手对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了最为艰苦的攻坚阶段,必须清醒地看到客观存在着扶贫资金缺口大、到位迟、使用效益差等重要问题。提出扶贫攻坚战的战略与策略调整建议如下:坚持实施区域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以扶贫到户为主的方针;把直接解决温饱问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抓好农户脱贫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推广直接扶贫到户的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方式;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和妇女脱贫工程;提高扶贫投资效益;重视返贫现象,打好扶贫持久战.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区域开发中的政策界限曹洪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对贫困地区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追求效率,而从宏观上讲扶贫体现的则是公平原则,因此,扶贫是一种非市场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我国反贫困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国家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为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提炼出六种典型的精准扶贫模式,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精准扶贫模式的选择矩阵模型,从而规避风险,达到扶贫效果最大化,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紧紧抓住对口帮扶的重大机遇,按照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思路,举全社会力量、以超常规举措,率先启动扶贫开发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五结合、五注重"举措,务实推进"六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10个专项扶贫方案。2015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12750人,贫困户人均增收1248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产业扶贫成为各级政府抓扶贫的主攻方向,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很多地方探索了资产收益扶贫形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松懈、扶贫资产年收益率总体不高等问题也随之出现,需要引起重视。一、扶贫项目资产缺乏有效监管根据扶贫开发项目管理相关规定,省级统筹带动项目仅有带动增收协议,低收入农户脱贫以后,暂无扶贫资产的管理规定。经济薄弱村集体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我国反贫困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国家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为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提炼出六种典型的精准扶贫模式,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精准扶贫模式的选择矩阵模型,从而规避风险,达到扶贫效果最大化,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要脱贫,必须上产业!产业富民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然而,在甘肃省不少地方,基层干部一说产业扶贫就头大,群众一听产业扶贫就害怕。难在哪儿?首先就难在产业咋选上。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关键的第一步。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肃确定产业扶贫主攻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靠什么脱贫"的问题。既在面上"织布",又在点上"绣花"。甘肃紧紧抓住让贫困户产业落到实处、能够见效这个关键,咬定"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目标不放松,深入对接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扶贫面不断收窄,扶贫形式及内容日趋复杂,扶贫任务日益艰巨,扶贫开发已驶入了的"深水区",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工作主旨就是帮助扶贫开发对象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实施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攻方向,"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即"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如何发挥精准扶贫"定位仪"和"瞄准器"的作用至关重要,采取精准识别、精准辨症、精准实施和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措施,畅通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让贫困户真正得实惠,获收益,才是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我镇扶贫工作实践就精准扶贫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贫困县——宣化县政府,把发展以日光温室和"春秋棚"为主体的设施蔬菜产业作为扶贫攻坚开发的主攻方向,取得了良好效果。据介绍,目前该县发展蔬菜扶贫产业基地6000亩,年产绿色无公害错季蔬菜3万吨,带动1.5万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余欣荣(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推进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治性、经济性、区域性、复杂性和绿色性等特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科学推进产业扶贫。选准扶贫产业,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有  相似文献   

16.
“三农”     
<正>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治理实验区工作进展情况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李仁宝(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北京100026)继1995年3月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在浙江省召开了农业区域开发治理实验区经验交流会之后,各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根据会议精神选择上报了一批农业区域...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的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在对首都人民未来的膳食结构和需求特点进行辨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京郊农业区域开发的目标、指导思想、农业结构的调整原则和区域布局;指出:现阶段农业区域开发应主要抓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5个项目体系;同时提出了6个重点开发区和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业综合开发主攻目标的确立徐佳增农业综合开发要走产业化之路,所面临的首要课题便是主攻目标的确立。没有主攻目标,全面开花,四面出击,“什么都有一点点,什么都只有一点点”,主导产品形不成规模,产业化就无从谈起。江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大致经历五个阶段,七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柳村从建村到贫困村销号过程中的扶贫经历,本文试图厘清各项扶贫措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扶贫措施的组合选择以及演进规律。分析发现,柳村扶贫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经历了初级扶贫阶段和高级扶贫阶段。初级扶贫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扶贫投入少,而高级扶贫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扶贫资源大量注入。在不同的扶贫阶段,扶贫措施的组合选择以及实施顺序有所不同。在初级扶贫阶段,增加收入类扶贫和减少支出类扶贫并重,同时增加收入类扶贫往往会选择针对性扶贫;在高级扶贫阶段,增加收入类扶贫为主、减少支出类扶贫为辅,增加收入类扶贫往往选择普惠性扶贫,同时在普惠性扶贫中往往以产业扶贫为主,并开展相关配套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