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充当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当前农信社在改革与发展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加快"重组与发展",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切忌照抄照搬,千篇一律.笔者认为应选择以下三种模式进行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2.
造成农信社系统经营风险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农信社线长、点多、规模小,经营成本高,在金融系统处于弱势地位,缺乏竞争力;农信社历史原因形成的死滞贷款多,自身消化难;农信社生存环境差,民间借贷、企业高息集资、各类基金会等,对农信社的业务冲击大.笔者认为,化解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3.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而选择何种改革模式成为改革的关键.首先从理论上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决定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对比分析全国各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所采用的不同模式,最后从农信社改革目标、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改革参与主体的态度博弈三方面探讨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瑛 《浙江金融》2003,(6):46-47
制约农信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张家界市农信社工作实际,利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原理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的既定方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安排,从2002年3月起,在全国8个县(市)信用(联)社率先进行浮动利率改革试点工作.先行开放我国农村存贷款利率市场,既是对农信社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推动,也是积极帮助农信社化解历史包袱,防范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尽快恢复农信社服务"三农"地位作用与功能发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储蓄存款是农村信用社主要资金来源,即称为"存款是立社之本".也就是说,没有存款,农村信用社就谈不上发展.怎样才能使农信社存款得到有效的增长,最敏感的就是存款利率,利率是储蓄存款的杠杆.只有存款利率适应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推动农信社储蓄存款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农信社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服务"三农"成为农村信用社主要任务,农信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主力军作用正日益显现,但是,随着业务的扩展,服务地域的扩大,农信社因先天不足所暴露出的内控机制、案件防范能力和防范系统滞后等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农信社高管人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完善。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晰,管理人员行使权利缺乏监督约束,在内部决策与经营的监督管理中,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制约作用,内部审计执法和纠错独立性不强。使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导致高管人员尤其是信用社主任权力过大,从而使农村信用社陷入内部人控制状态,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隐患。有些违规问题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是一些信用社领导权利没有约束,权利大于规章,长官意志严重,没有形成用制度约束信用社,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是农信社的基本业务之一,也是信用社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信贷风险是信用社经营得失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确保农村信用社持续稳健经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称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一直被视为"皇帝女儿",从来不愁投放不出去.可是今年,一些农信社贷款投放竟变得困难起来.为什么农信社的信贷资金贷不出去呢?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信用社,农户和企业,发现主要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2.
付元军 《南方金融》2001,(10):40-41,8
一、农村信用社当前支农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1.自有资金不足和农村、农业发展大量资金需求的矛盾.农村信用社担负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但受政策因素和自身内部管理以及外部传染风险影响,农信社组织资金日益困难,缺乏支农后劲.  相似文献   

13.
陈义达 《浙江金融》2003,(10):46-47
如何改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核算体系,有效地提升农村信用社运行活力,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课题.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核算,不仅仅是一个核算问题,其广义内涵包括了农村信用社法人对资金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财务资源的配置、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整体运行效能的发挥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对上述内容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实质上也就是农村信用的经营管理模式.现行农信社二级法人并存的核算模式运行至今,已有七年之久,不可否认,这也是农信社取得较快发展和较好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七年.但这种法人核算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病,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一)尽快完善配套制度,促进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商业化运作,虽然在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是当地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身上.  相似文献   

15.
论文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印度、孟加拉、墨西哥的农村信用社组织体系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发达国家(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和模式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体系架构、有效的政策性手段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对中国大陆地区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与选择条件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认为不同地区农信社管理模式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形成具有地方发展特色的农信社管理模式。最后以陕西省为例,提出了在"三位一体"试验下的地方农信社管理模式构建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行社脱钩后,农村信用社在改进支农服务、完善内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加快电子化进程等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作为农信社改革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却举步维艰。文章剖析了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的缺陷,进而指出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阐述了农信社实施合作制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并初步探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刚 《时代金融》2012,(24):176
当前农村信用社急需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现有的人员结构,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和严密的员工约束制度,将农信社人力资源潜在的"红利"释放出来。金融业是高度依赖人力资本的行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信社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ARLS体系的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是保持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国,对农信社的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风险防范领域.而对影响农信社发展的盈利能力等因素缺乏考虑.PEARLS体系是世界信用理事会(WOCCU)所倡导的最新、最权威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某省2005年-2007年各地区农信社的汇总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信社的绩效在过去三年内有所改善,但仍与国际水平有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农村金融是个大问题,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的进程.对于在现代农村经济体制下如何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则成为摆在我国农村"银行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农村信用社,这几年也处于改革的阵痛之中.为了深入地了解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东明采访了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张良庆,以期分享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梁山  严青 《南方金融》2001,(5):34-37
农村信用社成立50年来,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其自身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农信社的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陷入了困境,举步维艰.归纳起来,目前制约农信社发展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