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两只虫子     
大山深处有两只虫子,他们想出门远行去看大海。于是,他们开始结伴向海的方向爬去。爬呀爬呀,他们爬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边。怎么办呢?虫子不会游泳。他们只好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上休息。呆了几天,一只虫子说:“算了吧,我们过不了河,还是回去吧。”另一只说:“再等一等吧,也许不久河水会干的。”第一只虫子听了哈哈大笑:“你不会是白痴吧,这河水那么多,怎么可能干呢?!你要等就自己等吧,反正我是要回去了。”说完,他下了树自己走了。剩下的那只虫子就呆在树上,每天等啊等。上帝知道了这件事,为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就在秋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把…  相似文献   

2.
《乡镇论坛》2008,(9):7-7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相似文献   

3.
酒精实验     
<正>一天,一位医生将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召集到一块,他在他们面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医生将两只杯子放到了桌上,一杯装满了清水,另一杯装满了酒精。他把一只毛毛虫先丢进了装满清水的杯子,大家看着虫子在清水里游着,慢慢地又爬了出来。然后,医生又将毛毛虫抓了起来,投进了装酒精  相似文献   

4.
随感集     
一某公从国外回来,甚不习惯国内开会,八点开会九点才到,吹牛谈天打情骂俏。头月,他愤慨抨击,以身作则,八点到;次月,他仍有微词,发发牢骚,八点半到;后来,他摇头苦笑,松了发条,九点到。这就是环境的力量,古人日:盘圆水国,盂方水方也。二市场经济的大潮漫卷过处,但见好多国营(集体)企业,应潮落马,企业中的许多职工,饭碗告急,不少人有大反之将倾的感觉。其实屯许是好事,浑然不觉者,悲矣。三做学问的人,踩着人的肩膀往上爬;窥权力的人,踩着同事的肩膀往上爬,后者爬高了自己,爬矮了别人;前者爬高了自己,爬活了前…  相似文献   

5.
钓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竹篓里面放一群螃蟹,不必盖盖子,螃蟹肯定不会爬出去。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其中有一只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往上爬的自然被拉下来,最后大家都爬不出去,这就是“螃蟹效应”。互相牵制、跟风、内斗的属性是致使螃蟹永远爬不出竹篓的直接原因。从此案例,我们也依稀能看到某些企业的影子。 竞争是企业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如何让竞争有序、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而避免出现“螃蟹效应”?就此主题,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新华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源、生命人寿海南分公司总经理阎济东、合众人寿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刘榆九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就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爬出去。  相似文献   

7.
满俊华 《秘书工作》2008,(11):23-23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10%,今年得到了20%!"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相似文献   

8.
趣闻     
《中国企业家》2013,(20):27-27
英国苹果树结出250种苹果 英国西萨塞克斯郡一名园艺师利用嫁接技术,花费24年在自家花园中培育出一棵长出250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该园艺师因为想种自己的苹果树,但没有很大的地方,就荫生了种“家庭树”的想法。他每年夏天培育新品种,冬天再嫁接。这棵苹果树高达20英尺,已长出各种珍稀的苹果。  相似文献   

9.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了,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了,自己还是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相似文献   

10.
好大一棵树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家,就如同这棵无私的老树……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儿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儿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1.
阿冰 《中国就业》2007,(4):58-58,57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十字路口,长着一棵高高的苹果树,它不像别的树那样硕果累累,它仅在一枝高耸入云的枝条上挂着一只诱人的金苹果。一个人从这里走过,两个人从这里走过,许多人从这里走过,他们只是望果兴叹而已——因为树实在是太高了,人们只好一个个无奈地走开。最后,一个十分执着的人经过这里,他立刻被那只美丽的金苹果迷住了。于是他千方百计历尽苦难,终于从树上摘取了那枚果实。  相似文献   

12.
混沌理论的经典比喻是“蝴蝶效应”,大意是日本(其他地方亦可)的一只蝴蝶扇几下翅膀就可能引起千里之外的一场风暴。有一只在日本化蛹的毛毛虫,经年累月,日前终于长出了有力的翅膀。它的威力,远胜过那只“可能的蝴蝶”———它扇动翅膀,将注定影响全球的气候。这只蝴蝶,一般称为———《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前世在《京都议定书》已经度过的大部分生命里,它的形态只能用毛毛虫形容———接触它的人都觉得太棘手,而且其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在慢慢爬,没有几个人愿意掏钱养它。《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后代。这个…  相似文献   

13.
——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一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5.
跑官者说     
(有幸,在一个偶然进入的地方,凑巧听到隔壁一位领导的酒后真言)你问我跑官为啥成功率100%?这诀窍,除了你,我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你嘛,我坚信你不会漏风。“跑”字,是“足”字加个“包”,这包儿很有学问。我绞尽脑汁百思才得其解──“包”就是礼包。“连跑带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级使用!”但你不腐蚀腐蚀他成吗?他不吐口,你想往上爬也爬不上去──“领导要想富,经常动干部,嘴上说研究,就是不宣布。”可以理解,礼尚往来吗!人说战争年代升官快,那有什么了不起!谦逊地说,我比他们都技高一筹…  相似文献   

16.
为果树就医我们教书的学校在阿巴拉契山脉中,我们这儿可是名副其实的山区乡下了。我们种的几棵苹果树已经两年了,但长得不是很好,叶子有些稀稀拉拉而且发黄。这几棵苹果树苗是通过邮购买来的,邮购树苗的公司在美国中部,他们倒是有免费的技术咨询电话。可是我们几次打电话过去,回答总是说技术员出去了。一次我们到县政府去办什么事,听那儿的人们说县里有农业技术员,我们喜出望外地问:技术员的办公室在哪。人们指点我们找到县政府二层办公楼后面的一排房子,门口挂着牌子:北卡罗来纳州合作发展服务机构。没想到有这么多好东西我们推…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爬一座山,而你可以爬好几座。”这是在得知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之后,他的妻子雒芊芊对他的评语。陈天桥说,我就是在爬山的过程中遇见了我的妻子。如果有可能,我一生要爬三座山,第一座是财富,第二座是事业,第三座是教育。现在我已经翻越了第一座山,来到第二座山的半山腰了。  相似文献   

18.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主席到天津视察工作。一天,毛泽东突然问一个多月前刚刚当选为天津市市长的李耕涛:“耕涛同志,田可耕、地可耕,不知这‘涛’是怎么个耕法呀?” 20多岁就当了冀中行署副主任的李耕涛,向以学识渊博著称。可是,对自己的名字他只知是父辈赠予,从未做过研究。主席这一问,他一时语塞起来。毛泽东笑着说:“回去想一想,解释清了可要告诉我一  相似文献   

19.
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 "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有位作家曾描述过这样的现象:几个人凑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围观一个似乎是很有趣的现象,于是不断地有人加入这个人群,后来者往往并不知道先来者在看什么,但也不着急、也不询问,而是像先来者一样,饶有兴趣地去看、去找,力图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奥妙,直到最后有人声明这不过是恶作剧或感到无聊至极为止。作家的目的可能是嘲讽世人的无聊和浅薄,但实际上指出了自然界与社会上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众效应。对于这个有趣而普遍的现象,科学界在10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19世纪法国科学家约翰·亨利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头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圈,并在圈中间放上一堆毛毛虫爱吃的食物。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毛毛虫只是一个跟一个地绕着食物按科学家安排的轨迹爬行,直到饿死,竟然没有一个毛毛虫爬向食物——从众甚至大干生物的某些最基本的本能,足见从众的这种奇特的约束具有的威力。于是这种现象也开始为那些政治家、社会学家、管理专家们所关注了。市场学者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