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业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常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旅游局有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量已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600亿元《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提出,到2015年要力争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17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直接就业989万人,间接就业3680万人,旅游从业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5%.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该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节假日旅游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节假日旅游市场火爆异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春节期间,全国出门旅游的人数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0亿元;国庆50周年庆典期间,全国居民在国内旅游人数达4000余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1亿元;而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63亿元;今年“五·一”的七天长假期间,全国出门旅游人数4600余万人次,旅游花费181亿元。面对如此诱人的节假日旅游市场,如何把握机遇,开发节假日旅游市场,以引导节假日旅游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5.
发展我国乡村大旅游——日本温泉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乡村小资源条件,发展农业大旅游,这是日本国内旅游的主要特征。其中,温泉旅游业最具有代表性。日本每年有超过1.3亿人次享受各种乡村温泉旅游,它在日本国内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代经贸》2012,(11):9
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5.4亿人次,同比增长26.5%;在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综合收入达到1450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了"十二五"红色旅游的良好开局。红色旅游自2004年12月开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去年游客总数约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1/5,已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红色旅游火爆同时带动了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红  相似文献   

7.
杨丽 《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93+397
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两者互动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婷 《经济师》2015,(4):178-179,181
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了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的成就,指出山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众多资源优势,提出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包括现代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主导产业依托型、龙头企业依托型、特色文化依托型、现代农村依托型,通过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山西省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建议:应在宏观上把握布局,积极改善住宿条件、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打造强势品牌,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建立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年份里,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旅游主题确定为“红色旅游年”。为了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不断推出‘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并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争取5年后全国‘红色旅游’区(点)的年接待人数达1.5亿人次、综合收入38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周翔  王娜 《时代经贸》2011,(20):152-152,15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在全国逐渐兴起。当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农业”、“乡村旅游”等概念时,农业旅游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通俗性悄然传遍全国。文章回顾了农业旅游的背景,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运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内生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手段。利用2007—2016年全国1382个县的县级面板数据,以2010年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研究对象,设定示范县评定为外部政策冲击点,使用PSM-DID方法对示范县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分析政策影响的动态效应和边际效益,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阐明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休闲农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显著,设立示范县时间越长,经济贡献越来越大。②休闲农业示范县边际效益递减,后期进入的示范县经济贡献逐渐减弱,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带动效益的增长。③休闲农业主要通过财政手段作用于地区经济,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2.
关注     
《商周刊》2014,(10):14-14
“五一”各省份旅游收入山东暂列第一 记者对2014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任已公布数字的11个省区市中,山东省以187.7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同时也是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2552.7万人次。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有6个省份旅游总收入超过50亿元,分别为山东省、江西省、山西省、湖北省和陕西省。  相似文献   

13.
深化乡村旅游认知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泉 《经济管理》2007,(10):75-80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观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因为城市环境污染、竞争强度加剧,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节假日出行的一个重要取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深化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基于休闲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较好地满足了都市人的“土木情结”,有着内生的需求支撑。基于和谐的视角观察,发展乡村旅游为实现城乡和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双赢路径。基于体验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有着审美体验、娱乐体验、遁世体验和教育体验的内生特质,乡村旅游只有抓住这一特征,才能打破僵局和停滞的现状,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德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应成为欧盟多功能农业发展及休闲农业的典型,本文介绍了德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德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并提出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添勇 《时代经贸》2013,(16):25-27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镇和美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全国著名的客家祖地、侨区、革命老区、林区和旅游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特色明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良好条件。本文从闽西概况出发,分析了闽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景区分布、主要类型和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闽西休闲农业发展的七条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何焱洲  王成 《经济地理》2019,39(3):162-171
基于乡村空间系统功能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入手,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2017年为研究时点,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区,以巴南区各镇(街)为研究单元,深入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厘定功能优化格局。结果表明:①农业生产功能"东高西低、局部突出",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与之相反、"西高东低",休闲旅游功能"东高西低、高值点缀分布",社会保障功能"中部高、南北低",生态保育功能"东高西低"。②厘定"以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导的城郊工业保障区","以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农业生产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远郊农业游憩区"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优化格局,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陈吉芳 《经济》2007,(9):104-104
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好,潜力大.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加快,2006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预计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8.
论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群  刘建平 《经济论坛》2006,(21):71-72
近些年来,随着红色旅游概念提出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8月,江西赣州市25位参加离岗考察培训班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统一组织前往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参观考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2004年下半年,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国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2005年井冈山的旅游总收入突破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四成。2005年1至6月,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1.8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11.6亿元。2006年五一黄金周,各个红色旅游区更是人头攒动,收入可观。一、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珠海率先在全省启动幸福村居建设的系列工作,出台政策发展乡村旅游,推崇历史文化、海岛休闲旅游、水乡生态等项目,渐显“品牌效应”.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红火的背后,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隐忧.本文针对珠海乡村旅游的实际,提出休闲理念下珠海乡村旅游服务供给提质增效的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先维 《经济论坛》2007,(13):77-79
据统计,目前中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