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水秀 《财会月刊》2013,(13):33-34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务中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孟蕾 《财会月刊》2013,(8):91-92
财政部于2012年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对比了新旧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的不同账务处理方法,对两者账务处理差异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的方式解释了新制度较复杂的账务处理方法,进而总结出新制度的进步之处,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性引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与管理。文章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固定资产处置的规定,通过实例对事业单位新旧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差异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事业单位"在建工程"科目的账务处理,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赖剑波 《财会月刊》2013,(12):113-113
《财会月刊》2013年第15期刊登的庄震老师《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业务处理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庄文》),对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的新旧衔接过程中,基建账并人会计“大账”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转入“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提出质疑,并列举了几个例证来证明事业单位基建大账中“预付工程款”应当如何在事业“大账”中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及期末结转。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原有的1997年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我国财政部等联合五部委于2012年底重新修订并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实施。"新制度"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变化较大。基于此,笔者立足于"新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衔接问题为研究内容,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制度"背景下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希望有助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类事业单位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处理好有关固定资产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核算基础和基本会计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同时保持基建独立核算,实行双轨制,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加完整、真实。但是,该制度并没有规范基建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本文试就基建并账具体账务处理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账务处理提出思考,以推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已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制度》的制定实施,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丰硕成果之一。新《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账务处理上,总的看是比较科学而切合实际的。但笔者认为,新《制度》关于所得税和以前年度结余调整账务处理的规定,尚欠妥当,为了更加提高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应当加以改进。(一)关于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新《制度》对“结余分配”科目的使用说明,有一条规定是: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应交…  相似文献   

9.
2012年,财政部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个重大变化是将原来"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基建数据通过并账的方式纳入财务核算和报表体系,实现了财务报表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真实、全面地反映,但在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修订并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于2013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与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玉珠 《当代会计》2021,(8):101-102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并为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指导.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方面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并通过案例的账务处理阐明了新《政府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68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72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12]22号)分别于2012年4月1日、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施行;新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财会[2012]21号)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同时印发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政部财会[2013]2号).本文结合审计和会计实务,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规范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出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及原因,并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2012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带来较大的完善和变化。本文从对外投资核算的视角,分析旧制度下对外投资核算的现状和弊端,通过比较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外投资方面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的不同,深入剖析了新会计制度的颁布给对外投资会计核算中初始取得投资、投资持有期间取得投资收益、转让或收回投资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1997年财政部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以加强国有事业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了会计管理,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事务的需要。新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同时,随着经济的进步,现有的会计制度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立足于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找出当前会计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要求基建账的相关数据并入事业单位"大账",本文就基建并账相关事项进行探讨,结合实际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沿革历史,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必然性;比较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不同;对2012年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谈了点自己的看法,并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未来变革趋势做了一些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正式全面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使用的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科目运用不恰当、预算会计账务处理有缺陷等问题.通过对新制度的研究梳理,结合业务实际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运用和账务处理改革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这种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账务处理以及核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为研究对象,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不足、改进措施以及改进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企业集资渠道多元化,事业单位逐渐走向企业化,使对外投资成为企业与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会计事项。现行制度规定,企业与事业单位可以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进行对外投资。但是由于企业与事业单位分别属于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不同体系的会计范畴,尽管是同一类的经济事项,在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上却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从对外投资的形式、目的、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和对外投资成本及收益确认标准等方面,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进行比较,借此认识二者在对外投资这同一业务上会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均要求基建并账,即保持事业单位现有会计核算,又要求基建独立核算,同时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本文试就投融资平台,基建并账具体账务处理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操作提出思考,以推进、完善、统一投融资平台的基建会计和平台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