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会月刊》2012年第4期刊登了冷琳的《改征增值税后交通运输业会计处理及税负变化》(简称"冷文")。冷文认为,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只需承担增值税,税负下降。对于原来的增值税纳税企业来说,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抵扣,消除了重复征税,税负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结构性减税,上海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税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和试点政策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2年10月江苏等10个省市相继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文章对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变化问题展开探讨,并从纳税筹划角度出发,提出几点企业减轻税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截止到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实行"营改增","营改增"已经经历了2年多的尝试与变迁。其初衷在于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税负。然而,在政策执行之后,降低税负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本文针对"营改增"带来的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进行了浅显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安徽省等地区将陆续在今年内完成新旧税制转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称"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可以减少或基本消除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促使所涉及的产业专业细分,更好发展,间接对提振消费发挥作用。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开展"营改增"改革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共有13.9万户企业纳入试点改革范围,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负约44.5亿元;此外,该市试点企业的客户数量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6.
唐金龙 《企业导报》2012,(20):25-2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正全面铺开,"营改增"的新政对物流企业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先行试点的地区的一些物流企业的在实施"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有明显增加的情况。针对"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物流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早作准备,寻找应对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只是改变缴税的方式,虽然能使大部分行业的税负不公、重复征税现象得到解决,但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本文通过对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税负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并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12年实施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营改增"政策和企业如何做好应对提出了建议,期望能对试点企业降低税负有一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按国务院确定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以逐步实现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就目前“营改增”试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不一,税负有增有减,引发了企业如何考虑“营改增”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介绍“营改增”的内容,总结试点数据分析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案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营改增”方案的内容和政策目的,为非试点企业如何应对该变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12年实施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营改增"政策和企业如何做好应对提出了建议,期望能对试点企业降低税负有一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娜 《现代企业》2014,(8):57-58
国家从2012年正式对上海的交通运输和部分服务业由征营业税改增增值税,从2013年开始“营改增”的范围已扩展至全国.“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不仅有利于减少营业税自始至终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减轻企业税负负担,提升服务业等二三类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通过对市场中作为“营改增”试点的个别服务行业同时期所承担的增值税金额与应承担的营业税金额比较分析得出,增值税的税负大于营业税的税负.出现此种情况不可避免,这主要是由于该企业自身的经营制度设计结构和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所致,并不是改征增值税税制结构本身所致.  相似文献   

12.
赵靖 《现代企业》2014,(8):55-56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就是将目前我国征收营业税的部分行业和项目调整为增值税征收,通过增值税征收的抵扣机制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2012年起,我国在上海启动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营改增”正式拉开帷幕.随后,试点进一步扩大到京津苏浙等8个省市.2014年起,国务院又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整个交通运输业全部纳入改革.“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和重大的税制改革,将对各个行业尤其是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文件,确定了"营改增"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及实施细则,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到了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来自上海"营改增"改革经验显示,此项"营改增"改革措施实施效果十分明显,众多企业节税效应明显、有效减缓其经济负担。但是改革后,交通运输业整体税负有所增加,盈利能力减弱,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业税率较高,进项税额抵扣不足,导致成本上升。对此,交通运输企业要适时采购固定资产,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再造业务流程;政府部门应加大进项税抵扣力度,合理设置税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在2011年联合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并把交通运输业作为试点改革的先头部队。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必然会对交通运输业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笔者所在的重庆长江轮船公司船务分公司就是一家交通运输企业。作为该企业的财务会计,笔者将着重于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影响,并针对税改后产生的结果及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积极应对措施与调整方案,从而让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产生减税的积极影响,最终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正常且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煜 《中外企业家》2014,(7):143-144
营改增是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对于减轻企业负担、释放企业经营活力、刺激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纳税公平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目前并没有出现在营改增的试点改革范围,但也要看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税务改革的大趋势,建筑业迟早将会面临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合理纳税筹划以应对营改增后企业可能发生的税负变化,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决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扩大至全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加速推进,将对试点物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实例,就“营改增”试点中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技巧进行探讨,以期帮助相关纳税人降低税负、防范涉税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营改增改征后的税率基础上,从净利润法和现金流量法两种方法着手来探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纳税平衡点,以达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为消除税制差异、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国务院决定自2013年8月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但是不少企业因对政策认识不足及操作失当而存在较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改增”的实施效果。本文立足“营改增”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税负影响,为企业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于崇玲 《科技与企业》2014,(14):114-114
正"营改增"是国家为了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效减轻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而做出的一项重大财税改革政策,根据财税[2013]37号文件《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首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的服务行业中开展试点,对服务行业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推行"营改增",地质勘探行业已被列入现代服务业,属于"营改增"的试点行业,面对国家这一重大税改政策,地勘单位一定要明晰"营改增"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并针对"营改增"这一税收政策变化做出合理的税收筹  相似文献   

20.
史春玲  王茁 《财会月刊》2013,(11):30-32
“营改增”的基本原则是“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然而,在“营改增”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中,实际税负的计算密切关系着税负的高低。本文通过案例对“营改增”后增值税实际税负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论证了试点企业的计算误区,并对目前实际税负的计算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