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大讨论沸沸扬扬。此方言罢,彼争又起,理论界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以至于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感慨“中国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贡献”)。归纳而言,争论焦点集中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对中国现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两大方面。笔者无意对此发表拙见,仅想就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依据相关经济理论,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贻笑于大家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资源禀赋的情况出发,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中所面临的“技术替代能力约束”和“技术承载能力约束”的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失效区间。又通过放松资本约束的条件,得到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作用区间,并且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龙富花园又升值了!卖到3,000多元啦!”2007年4月,龙岗街道龙富花园二手房升值的消息从深圳地产三级市场传来。一个房龄超过10年、周边还有农民房的“老区”,为何能节节攀升,从10多年前每平米1,000元的均价现在卖到3,000多元?中天地产的置业顾问赖先生道出了实情:“龙富花园虽然老但物业管理好。2005  相似文献   

4.
有一组漫画,第一幅画的是一头骡子正在拉磨,只见它“骠”不停蹄,兢兢业业;第二幅画的是,磨被搬走了,可骡子仍在原地转圈不止。看了这幅画,忽又想起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笑话来。古时候,有一位精通拳术的男士,拳打得远近闻名。然而有一天,他与老婆吵架,却被老婆一拳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已经成为政府与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其他方面尤其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外商投资及外汇储备等...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之争”始于2002年11月,以日、美为首的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汇率是国际货币之间的价格,它是由相当复杂、具体而又多样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本文有别于大多数的理论分析,选取了三类10项指标,运用模糊数学中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强弱进行预测,将其大小量化,有利于国家及时、有效地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2D05年1月9日,历时近二年的湖南湘潭“一医杯”摄影大赛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公开评奖。经北京、长沙、湘潭等地知名摄影专家现场评比,产生特等奖1幅、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4幅、优秀奖83幅。特等奖是康军拍摄的《“非典”时期》(组照6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讴歌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时期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由殷成、周庆等拍摄的《一医夜色》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开始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为了缓解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即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2004年10月的升息很可能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今后中国人民银行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利率政策工具,尽快作出人民币升值的抉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升值5%-15%,即1美元兑换人民币大约控制在7—7.9元,同时赋予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据悉,中国大陆境内群众存款高达6万亿元,如今在购房、购车、上网、教育(含大学或留学)、旅游这几大消费投资上,才拉动了几个百分点的存款消费。那么,何不试试:各拿出1万元,或自有存款的三分之一,去进行投资生财呢?在存款利息极低的今天,拿出一部分去投资获利不好吗? 笔者以10多年投资邮市的经验,为你设计“万元组合投资法”,所推荐的邮品、藏品,均是升值潜力较大、最为稳妥的品种。记  相似文献   

10.
日元升值的近距离观察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元升值曾令日本付出了“失去的十年”的惨重代价,因此,日本政府并不乐意看到日元再度大幅升值的结果。不过,本轮日元升值却主要是美元贬值驱动而成,而且一定程度上的升值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日元的进一步国际化,因此,未来日本官方不会对日元采取大规模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21”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当前的经济、社会的热点话题,涉及到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汇率升值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对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消极作用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大众商务》2003,(5):46-46
市场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销售有着永不饱和的市场,无论城乡,快餐店、早点坊、小吃摊比比皆是。因此,使用小巧饼模加工些专业的早餐店、早点坊不生产的早餐饼、小吃,既能使廉价的农产品巧升值,又为广大下岗职工、待业人员提供了一条投资小、风险少的致富途径。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白一的美术作品“把一个古老的画种从古代转向了现代”,在中国画的历史上写上了浓厚的一笔!现在,77岁的陈白一先生正在家创作“百幅白描”作品,经过近五年的努力,这一百幅作品终于快要完成了!说起自己的艺术之路,陈老显得格外回味,他好像又沉浸在了一次艺术洗礼中,激动、高兴,让人从心底里感动,从心底里敬佩!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段时间来“人民币升值”的议论,分析了日本在“广场宣言”后经济颓势的真正原因,提出了在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时,不能只盯住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的影响问题,而应着重考虑在很有限的“入世”后过渡期里,如何把握时机,加速改革,以适应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发现,迄今为止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实际上是一个有“突变”现象的“随机游走”过程,这种“突变”可以解释为在严格外汇管制条件下人民币长期积聚的升值压力的一次释放;特别地,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通过加快进口增长和减缓出口增长弱化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文章进而指出,在有效监控投机资金和预防投机冲击的国内机制建立之前,“爬行式钉住汇率”是我国当前汇率政策的最佳选择,而不是简单地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利用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推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又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二者存在正反馈效应;人民币升值无法抑制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会推动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抑制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没有推动房价上涨;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国际投机资本和国内投资投机资本是推动我国房价升高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全国商情》2011,(4):62-64
时至今日,提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依旧能让人闻到那幅卷轴的墨香。一个“和”字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谐,是一种包容,一种凝聚力。和谐文化,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和谐社会,就像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18.
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7月开始重新盯住美元,从而停止了为期三年的升值之旅。从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15%以上。就在人民币重新盯回美元的一年之后,欧美各经济体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起,在强烈的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报价在日前创出近了14个月的新高。为何人民币在停止升值一年后重新面临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资本市场是否又将迎来一场盛宴?这些问题都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而越来越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是联接我国内外经济的桥梁,也是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民币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日渐加快,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考验。本文主要分析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情况,并从内因、外因角度剖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进而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尤其是对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不确定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在全球经济渐呈复苏态势之后,美元又重拾跌势,转而延续了国际金融危机前长期贬值趋势。受美元走势疲弱推动,人民币升值预期近日连连升温,人民币汇率走出了小幅波动向上攀升的态势。美元持续贬值将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将对中国的出口、外汇储备、国际资本的流入、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国内资产价格走势均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短期内很难扭转巨额的财政和贸易赤字,美元在2009年内可能仍会保持疲软态势,但下跌的过程可能伴随着波动,到2010年下半年,美元有望相对走稳。为了保证出口部门的景气和就业,年内人民币重启升值进程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通道将在明年年中重新开启,但升值步伐可能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