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透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公司的法律地位、产权结构和多元利益主体结构所决定的,其中公司的产权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治理结构内部制衡关系分析,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监事会与董事会及经理之间又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外部制衡机制分析,证券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政府的经营管制等都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内部是通过公司组织机构分权制衡的职权设计来实现的,主要受《公司法》的规范,我国公司立法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上存在制度缺陷,因此,完善既有的立法例,创设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强化董事义务,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规范的制定情况,从公司治理目标、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五方面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具体法律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对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发现,产权、法律、市场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对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产权和法律制度决定着其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和特征.在我国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对投资者的有效司法保护,其他外部市场机制如何替代司法保护不足以促进公司治理改革和完善,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治理起源看其制度治理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代公司制度演进历程的考察,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根源归于公司革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公司治理是对公司制度的治理,是不断演进中的公司制度的自我保障机制。基于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防御性,并对目前几个颇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7.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债权人是指银行以及通过公司公开发行债权而持有公司债券的公司债券持有人。对于公司债券的持有人而言,其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不是很大。而由于银行的地位相对特殊,其参与公司治理结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这种股市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在上市之前是国有公司,由于证券市场的欠发达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公司更多地依赖通过银行获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提供贷款的债权人以更加严密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金融经济学家广泛地应用法与金融理论解释公司治理的国家性问题,形成了公司治理的法与金融比较研究范式。在法与金融理论视野里,法律起源差异决定了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继而决定了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文章在总结公司治理的法与金融比较研究范式及其研究成果基础上,评析了这种比较研究范式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并指出了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比较公司治理:一个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已有的比较公司治理研究仅从物质资本所有者角度展开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据此框架可以得出,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分为“资本雇佣劳动”式单边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两种模式,且表现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趋同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而更多的表现为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反映。制度的形成往往渊源于思想的启蒙,制度的变迁往往也是思想嬗变的结果。在每个历史时代中,财产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下面发展着。如果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转型。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 ,通过法律和管理两个视角的分析 ,指出建立完备的公司治理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 ,并针对当前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治理效率:一个深化公司治理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经济研究》2002,(12):8-14
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实践中,现有理论和政策过分强调了法人治理结构和形式的构建,而相对忽视了公司的根本目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分析了“公司治理”,提出了“治理效率”的概念,并认为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取得“治理效率”。“治理效率”包括“结构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两层含义。在治理结构的优化、创新等方面,“治理效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分析框架,文章通过审视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项目发现,我国的法律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市场炒作氛围,阻碍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严重制约了外部治理机制的功能发挥。对于制约因素,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披露法规、鼓励多类型投资者发展、限制相对持股量以及政策扶植机构投资者协调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科学治理公司的模式,它和一般经济学或管理学上所说的公司治理含义不同,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它所承载的功能主要是促使公司本身的良好运转和内部的有效制衡,它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在于大股东的滥权和代理成本,了解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才能更好地从法律层面对其有效规制.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是如何构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广乾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0):51-55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五种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道德风险中的规制效能进行了总结并从外部竞争对内部机制的影响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超额薪酬指的是指经理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寻阻而获得的超过公平谈判所得的收入。经理人超额薪酬不仅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失败、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等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经济后果,同时也构成了对公司治理主流理论的挑战,迫使公司治理理论界开始重新反思一些业已成熟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常用工具的新的政策含义。本文围绕经理人超额薪酬的危害、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研究我国经理人超额薪酬问题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阐述投资者法律保护对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的影响,搭建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比较了大陆、香港、美国三个不同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即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有利于形成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行为;投资者法律保护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强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效率: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对于国家制定的法理制度而言,公司治理机制属于一个较为微观的层次,本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因素,探讨了公司治理成本,即治理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组织成本和遵循成本的性质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章认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不高的制度性原因在于未能实现组织成本与遵循成本的最优化,并尝试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未取得根本性成功,关键在于没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而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又密不可分。受传统赶超型战略主导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间形成互补性很强的制度结构,现阶段银行更适合在企业治理中承担外部监控者的职能。因此,必须率先对地方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使其有动力、压力和能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发展至今,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的探讨;(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3)公司目标:效率抑或控制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