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刘张君 《新金融》2001,(10):2-6
从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开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得以确立和发展。十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十余年的改革和发燕尾服是成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已经发展了近20年,在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占有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同业拆借市场对研究整个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形成比较晚。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但还不完善,市场的作用机制还不够强,参与者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本文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的商业银行,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但其在业务领域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业务来源,但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这种盈利模式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本文以工商银行2003年到2011年的财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通过分析发现,相比于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更大,因此,银行业以后的发展应着眼于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专注于客户个人服务,真正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银行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江西省萍乡市作为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萍乡市消费信贷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听了贵阳市商业银行的介绍,看了省政府体改办,体改研究会对贵阳市商业银行的调研报告及引发的思考和建议材料,感到了兴奋。因为贵阳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业绩速度快,质量高。到2001年6月底止,仅四年的时间,资产总额达103亿元,增长3.4倍;存款余额83亿元,增长2.1倍;贷款余额62.2亿元,增长3.4倍,不良贷款率由36%下降到13.4%。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占80%,四年累计创利2.8亿元,回报股东9600万元,中间业务收入年年增长,各项指标先进,对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省,市党委,政府重视,企业的爱戴和广大市民的拥护及赞扬,他们的经验有:机械活(股份制)定位准(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市民服务),品牌精(市民自己的银行),管理严(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及内控机制,激励机制),善创新(包括机制创新,业务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全(全方位,全天候),人才优(抓学习培训,年均每人培训一次以上),班子硬(有水平,有魄力,团结好,作风正)。这些经验在今后发展地方商业银行工作中,很值得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于200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贯彻落实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我们银行员工当前应当认真学习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们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从认识到大力开展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远不像国外同业已经有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因此在中间业务发展中,认识上的不充分和消化过程太短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收入高速增长的表象,很容易使我们把眼光只局限在如何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上,从而掩盖了对中间业务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如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内在联系、中间业务发展的阶段性与营销策略、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在业务发展成长期就予以认真思考和解决,否则以后的发展就可能会出现挫折,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加大了发展中间业务的力度,改变单纯依靠贷款盈利的状况。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也开始了转型。但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及自身先天不足,与其他商业银行相  相似文献   

9.
2001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发布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出发,探析中间业务收费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对如何合理地对中间业务进行收费,从而为更好地发展中间业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 ,也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对于建设全国性规范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为新世纪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0 0 0年交通银行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发展为主旋律 ,以客户为中心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逐步实现地区优势、客户优势、局部优势 ;大力开展业务创新 ,着力调整客户结构 ,突出抓好资产质量 ;加强内部管理 ,塑造品牌形象 ,强化“一个法人”的观念 ,弘扬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全面增强交通…  相似文献   

11.
李伦一 《西南金融》2012,(12):53-55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2003年开始的成都统筹城乡实验,直接带来了成都城建类客户近10年的历史机遇期并孕育了大批分布产业链各环节的小微客户群.企业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商业银行需做到融资与融智并重、发挥整合优势、加强产品创新,有效利用科技手段,服务成都,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商业银行,因其特性,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数据和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大面积应用,中国商业银行将从信息化向着互联网化发展。文章将从中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情况研究出发,提出中国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的方向及模式。  相似文献   

13.
坚持“四个立行” 开拓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 《中国金融》1998,(11):12-13
深圳发展银行自1987年创立至今,已走过近11年的历程。这11年中,中国的金融体制进行了大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深圳发展银行伴随着改革的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风风雨雨,接受种种考验,在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壮大。11年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 发展概述 光大银行作为我国新兴的商业银行之一,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业务系统。在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方面 ,早在 1997~ 1998年,光大银行就开始采用 Internet技术进行企业银行的尝试,并一直关注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 1999年 6月,光大银行正式立项开发网上银行系统。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在 1999年 11月底推出了网上银行第一个版本,并在北京地区进行试用。 2000年 4月,光大银行又推出第二个版本,并在广州分行进行试点,与此同时,光大银行还率先推出基于 WAP的手机银行。日前,经过改进和完善的第三个版本已经投入运行,并准备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国家货币政策实践先后由稳健转向适度从紧,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综合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又做出了2008年全面实施以"两防"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决定。货币政策的深度调整,对正在跨越发展的榆林来说,既面临许多挑战,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榆林更进一步科学发展。本文基于2007年榆林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榆林实现新跨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调整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陈拥军,郑先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组建了几家商业银行。这此商业银行经过儿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规模,但内部管理基本还足沿用建行初期的总行集中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目前各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广辟市场,结构多级化的情况下明显不适应,亟需...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2004年发行以来,直至现在历经了12年的时间,最早从单一投向的理财产品、发展至资产组合式的理财产品,再到不限起点金额随时申购赎回的理财产品,以及投资于金融市场的结构型理财产品.本文立足于当下的理财市场,并从其发展规律中寻找答案,得出形成当前市场现状的四点成因.  相似文献   

18.
努力创办规范化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总经理王明权1994年是交通银行重新组建的第八个年头,这是一个十分吉利的数字。在新的一年里,交通银行各项工作的主旋律仍然是改革与发展,目标是努力创办规范化的商业银行。8年前,交通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在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2010年银行中期报告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并提出推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银行利润增长较快的四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中间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为更好地对中间业务发展进行研究,文章选取了2010~2011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占比分析和横向分析,同时还选取2003~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先进经验,提出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