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相比单一企业融资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集群优势来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以及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两方面对国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与交易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集群外源性融资,在战略上应采取关系型融资模式,在策略上应充分发挥整体融资优势,其关键在于二者的有效结合。集群财务公司是能充分发挥其内生性需求和外在化表现的有效组织载体,而集群财务公司代理担保制则是能充分体现其关系融资优势和整体融资优势的关系型融资模式创新。集群财务公司代理担保制对于融资交易的供给方、需求方、代理担保方等各方均有多重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增加了信息的对称程度;部分地修正了风险、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偏离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并遵循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和发展关系型信贷模式,对弥补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缺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霞  程美秀 《山东经济》2007,23(2):102-105
我国学者胡昱将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市场创造的产业集群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良好,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市场创造模式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弱,此外,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聚”而不““群”现象。因此,要在加强群内龙头企业的培养的同时,发展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但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具有什么竞争优势?其竞争机理内在逻辑是什么?按照此分析思路,本文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机理模型,中小企业集群企业在内部竞争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创新传导机制,进行产品市场拓展,在政府及相关机构竞争规则导入干预下,开展良性竞争,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在品牌、成本、博弈、聚资、研发五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对集群内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优势进行了探讨,指出产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进一步提出要通过建立区域性社区银行,调整信贷政策、方式等策略,更好地提高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艳 《辽宁经济》2009,(12):8-9
由于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资金不足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但是,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部门主要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难问题,例如,其上市门槛较高,贷款难等问题。内源融资往往是被忽略的融资途径。在外源融资市场存在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而导致其外源融资能力偏低时,  相似文献   

8.
广东企业集群在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有了新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广东集群自发型和外源型集群存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核心技术、根植性弱等“瓶颈”,制约了集群的发展。文章在概括发展态势和提出问题的同时,对集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广东企业集群形成以技术创新和扩散为主的内在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仇恒喜 《乡镇经济》2009,25(2):67-70
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客观描述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建议浙江省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0.
黄玉英 《北方经济》2010,(14):60-6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弱点。其中,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小、信息不够透明及抗风险能力弱是非常重要的几个因素。如果q-小企业能以集群的方式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助担保的融资模式.将会克服单个中小企业融资的种种劣势,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是一些既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在地域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作为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根据企业集群的特点,分析企业集群优势的经济学效应,并通过对集群内(或区域内)企业建立的区域形象品牌,及区域形象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区域形象品牌对企业品牌的外部性的研究,达到提高对企业集群优势认识,更多人重视企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韩昌学 《新西部(上)》2007,(10X):12-12,16
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是集群企业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对资源、要素、市场、环境等做出的一种综合选择,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趋同化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面对巨大竞争压力,缓解有限资源和无限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提升其自身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通过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机制,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的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动力机制,将对我国区域价值链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九铃 《改革与战略》2011,27(8):150-152
融资难成为了制约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高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无形资产占比较大和外源融资需求大等特点,这就导致在融资能力上表现为内源融资能力有限和外部融资能力不足。提升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在企业内部机制上应该构建好的盈利模式,在外部机制上的措施包括采取团体贷款、创新担保品、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大企业的违约成本,政府要加大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逐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完善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超 《乡镇经济》2006,(7):28-31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都对企业规模理论做过重点论述。在现实经济中,中小企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表明其同样可以实现最佳规模经济。文章通过对企业规模理论的历史回顾,阐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必然性和相应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种典型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从中发现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是集群企业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对资源、要素、市场、环境等做出的一种综合选择,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趋同化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面对巨大竞争压力,缓解有限资源和无限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提升其自身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通过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机制,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的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动力机制,将对我国区域价值链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哲 《开发研究》2005,13(5):104-107,114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济系统中共同存在和发展,是共生关系,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应选择互惠连续的关系模式。互惠连续共生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同一地理空间集聚,集群就成为共生关系存在和演进的共生环境。集群环境中,集聚效应作用于大中小企业的共生,促进了共生企业个体的成长和共生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升级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促进县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模式.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接轨相对滞后,省内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在发展规模、规划布局、融资渠道、技术创新水平和创业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促进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需以此为立足点,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水英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08-110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省域融资网络,对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紧扣产业集群的特征,重点论述了如何按照"政府扶持大企业,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思路,基于产业集群构建一个省域融资网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产业集群升级已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由于浙江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其面临的融资困境更加明显,因此金融支持在浙江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在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业支持产业集群升级的现状,并给出具体的金融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