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重要特征,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对中国而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涉及高等教育结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等因素,但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速变迁等因素则更是强化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结构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但是就业率却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府宏观调控对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相应的政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毕业生就业实质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的过程。本文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中来进行阐述和分析,从河北省高校就业结构出发分析其就业结构偏离度。进而根据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性不高、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灵活就业居多、就业稳定性差等就业现状,从市场需求出发,着眼于高校教育供给、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畅通就业市场人才流动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培养类型、学历层次、学科专业、通用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提出破解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思路:一是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培养方向进行调整,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三是加快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生明显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岗位减少、结构性失业和创新型人才缺乏等现状,高校毕业生面临无业可就、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就业困境。因此,分析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诱因,探究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商》2015,(35)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大学扩招的变化,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如何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已广泛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笔者将通过政府行为和高校行为、两个环节展开,提出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可行性方案。实际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转换过程,从学生到员工,从接受高等教育到寻找工作积累经验的过程。如何开发这个过,取决于政府、学校、毕业生、企业。为了提高就业,高等学校首先必须配合承担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指高等学校确认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然后有目的地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然后搜索、分类、分析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并组织招聘活动来促进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高等学校是铸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企业面临严重的结构性人才紧缺问题,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就业以服务于社会及地方经济,导致全社会人力资源使用的低效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及服务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商》2016,(14)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50万人,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国内经济发展增速趋缓,使就业问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别运用劳动力供求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结构性失业理论来分析就业现状,并联系实际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毕业生更好的认清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原因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与企业聘用之间现存的问题以及政府所起的作用,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政府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判定相应的就业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4)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及未来人才培养等问题,影响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指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日渐凸显。供需结构、就业领域、专业方向和就业区域不平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具体表现,在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四方面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等两个方面对高校就业指导机制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阙斐艳 《商》2016,(4):19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增长,未就业人数居高不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本人对武汉市某民族高校2014届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展开调研,以此为样本结合相关数据文献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本文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多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结合数据资料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劳动力市场纵向分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后结合得到的观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等影响,经济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因素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却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新的机遇,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提升就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助力经济的增长。文章在充分说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阐述了精准创业服务机制的内涵,探讨高校精准创业服务机制的构建,以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常态化进行。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劳动力供求矛盾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难,形成当前劳动力就业的三大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内部个体因素,又有外部社会因素;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权益保障程度较低、自身职业发展前途有限;结构性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问题使下岗职工就业难度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应从自身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采取对策,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政府要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主动干预和调节,加快其就业稳定性的制度建设,加强农民工就业保护,以及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下岗职工应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实现消化型就业。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正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深刻影响,形成了诸多就业难题,大学生应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全社会要齐抓共管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到市场机制,对高校和大学生都有巨大影响.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高校必须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研究,从内部改革入手,建立与市场、社会联系的机制,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玉华 《商业时代》2007,1(15):10-11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是高校扩招,而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导致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扩招仍有很大余地。大学生失业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社会反应过于强烈。  相似文献   

18.
陈晓鸣 《上海商业》2021,(4):152-153
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分析可知,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远远不能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成为现阶段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在就业中的供求关系,阐明大学生就业难题是由劳动力需求下降和供给增加共同造成,同时亦受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力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据此,提出构建“本科全程化就业力锻造”育人模式的解决对策,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力为目标,深化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以期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付诸努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步显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制约着大学生就业总量,城乡二元结构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的脱节,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因此,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