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资本监管通过对银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资本监管的背景下探讨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勒纳指数衡量银行竞争程度,基于56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是否因银行类别和竞争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将样本分别按照银行类型和竞争程度高低分组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激励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银行的竞争程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小,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率越低,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越强;竞争加剧对这种影响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中;对于竞争程度较高的银行而言,流动性水平和资产充足率越高,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越审慎。  相似文献   

3.
4.
孙寅  庞艳 《科技与企业》2013,(22):10-11
金融危机充分暴漏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降低银行风险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届关注的热点,但一味地降低风险也会带来效率的损失。本文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首次研究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承担水平偏低,适度的提高风险承担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9—2018年中国24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对内部控制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内控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内控质量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部门间贷款信息传递及风险协同控制效率,由此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相对于非国有、低联结度与高权力度银行,内控质量对国有、高联结度与低权力度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2)资本结构在内控质量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内控质量通过影响资本结构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内控质量—资本结构—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3)货币政策对内控质量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非对称性调节作用。高利率货币政策会减弱内控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内控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4)股权集中度提高会减弱内控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这归于控制权过度引发的关联贷款风险集聚效应对冲了内控质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可为防控中国银行部门单体风险及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基于锦标赛理论,以沪深A股2010—2016年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关系,并考察了风险承担在薪酬差距激励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证明了锦标赛理论的适用性;高管薪酬差距通过影响管理者的行为决策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风险承担在高管薪酬差距激励管理层提高创新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且中介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行业。从风险承担视角,解释了薪酬差距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路径,为企业完善激励机制和促进创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艳  汪磊 《企业经济》2005,(1):144-146
随着经济发展,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1年以后利率将完全实现市场化,利率将会是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中介目标的一个理想选择。本文着眼于分析利率机制在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作用,以及利率机制目前还不能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将来利率成为货币政策框架中介目标作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中央银行会作出不一样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透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客观阐述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目标制的执行力趋弱,提出寻求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理论和实际角度,提出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可逐步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转向利率指标,以更好地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纷纷抓住此番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管理上以及产品上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变革.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上观点不一,本文总结梳理了相关文献,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研发强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风险承担水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强度越大,股权资本成本越低,该结论在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且其影响在未来五期未消退;企业研发强度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进而降低股权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具有海外教育经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位于东西部地区的企业,其研发强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而女性高管、儒家文化影响削弱了这种降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利率市场化改革充满各种风险,对中国而言,银行风险是这一改革过程中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因此,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银行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02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迄今,这一改革正在不断推进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展开必然对我国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借鉴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并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种形式的利率风险,是目前各商业银行乃至政策性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权性质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现企业绩效与企业风险承担正相关,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显著低于民营企业风险承担,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越有利于企业风险承担提高。本文进一步明确产权性质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发现风险承担是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以及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68家商业银行2010~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破产风险z值衡量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承担;随着银行风险水平的不断增加,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效应呈倒U型结构;从作用机制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同业负债、净息差和贷款增速的中介效应。鉴于此,应加快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适度控制同业负债业务规模,提高利率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锦标赛理论,利用中国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就管理者权力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即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越大,银行的风险承担倾向越强。异质性检验证实,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行长兼职、行长来源等管理者权力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对高管团队的薪酬激励,加快建立与风险挂钩的高管薪酬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限制管理者权力的过度膨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竞争与风险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构建连续的利率市场化指数,并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行业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性状态依赖于利率市场化水平,即当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于临界值时,行业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风险转移效应”显著大于“特许权价值效应”;当利率市场化程度超过临界值时,银行风险承担的“风险转移效应”显著被削弱,这种现象非国有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为了有效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监管当局应适度把握行业竞争水平并且引导规范有效的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