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商》2015,(27)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人物,所创办的《时务报》在维新运动中起到了舆论宣传作用,在当时的中国执舆论界牛耳,对近代中国新闻界、思想界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黄遵宪的地位不容忽视,他的新闻思想也值得研究一二。  相似文献   

2.
在王韬的改革设想中,得以亲身实践的惟有教育。王韬的教育思想是逐渐形成的,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近代中国的局势变化对王韬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影响。王韬认为近代教育应以培养真才为目的,培养近代中国所需要的专门化的、实用的、多元化的人才,教育还应发挥沟通君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建辉 《消费导刊》2009,(10):222-223
林乐知和《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重要渠道之一。林乐知对中国的革新之路备至关注。在1900年之后,林乐知对清末政局,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知。并对中国革新提出了众多建议。他重视教育,尤其是"蒙学"和"女学";支持改良,反对革命;对晚清"立宪"曾寄予厚望,并提出细致的建议。他认为中国根本的问题是文化问题,出路是教育和基督福音。他对中国革新进程的思想,虽带有其西方人和传教士身份的立场倾向,但包涵着众多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王韬的改革设想中,得以亲身实践的惟有教育.王韬的教育思想是逐渐形成的,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近代中国的局势变化对王韬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影响.王韬认为近代教育应以培养“真才”为目的,培养近代中国所需要的专门化的、实用的、多元化的人才,教育还应发挥沟通君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2015,(34)
"中体西用"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虽然"中体西用"将"中体"与"西用"分开来看,是其一大弊病,但这种思想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艾 《科技转让集锦》2008,(21):145-145
近代回族报刊的创办作为近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了诸如救国、救教、兴族等主张,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回族大众的觉醒与自强,其中最有影响的《月华》中所呈现的浓厚救国、救教的思想更是鼓励和教育了一代回族有志之士。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在谋求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成果,独创中华民族的治国方略,形成了以主权在民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到今天对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主要一方面是受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影响,是对古代的民本思想、古代的监察制度以及科举考试制度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8.
张百熙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一身致力于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恢复和发展京师大学堂、主持制订近代学制和推动科举制度的废除.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忠孝为本"、强调德育方法的实用性、注重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德育管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一生致力于教育,主张以教育辅助实业,提出了德才兼备、注重实践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始终以爱国主义贯穿其中,强调救亡图存与教育救国,主张教育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以生为本,注重创新。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至今仍对现代教育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继承了杜威等人的思想,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学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1)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用一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做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重温《论语》中提及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切实地感受到孔子的教育思想仍有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基于他的自然人性观。他提倡的"自然教育"是使儿童适应自然发展的过程。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即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性,人的教育应该符合自然教育规则。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整个社会结构面临全面解组,整个文化价值面临彻底消失的威胁。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扩张,促使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新闻业应运而生。《申报》自创办开始,就显得别具一格,以其独创的报纸版块结构和重大新闻形式而区别于他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承载了太多的"第一"。它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发挥了很大一部分的良性的社会功能,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向中国介绍西方的过程中,给中国封建社会注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中国逐步演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许多令后世受益匪浅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不顾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更是令人佩服不已。本研究在引出柏拉图女性教育思想"男女天赋平等"的理论基础上,总结男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受教育内容及应在社会中任平等的职务等平等思想,以此产出了柏拉图女性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女性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商》2015,(52)
文化和国计民生有非常大的联系,中国梦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内在本质联系,无论在何种国情下都是我国内在价值的体现,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下的重头戏。中国近代,经历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沧桑,到底社会主义价值观经历了哪些变迁,哪有那些重要的内涵和意义,我国非常重视人民的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普及就是很重要的观点和手段工具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学者都做了很多的研究.笔者从余英时的文章中了解到中国近世宗教论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但是笔者并不认为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8)
<正>一、历史背景在对清末民初法制历史的研究领域,极少有学者关注一个日本学者对古老中国法制近代化所带来的意义。一般说来立法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不会延请外国人参与进来,但是在清末之际,冈田朝太郎作为将先进的近代法律制度带往没落王朝的日本近代法学家,不仅实际参与了一系列的立法与司法改革而且在立法活动背离中国传统封建礼法之时仍坚守法学家的先进理念,在之后与中国封建礼教派代表们开展了闪烁着近代法律思想光辉的论战,引起当时及至后世各界人士的反思与论辩,深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晚年在著述中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孔子思想作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归纳与诠释。梁启超晚年的孔子研究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他既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开拓了孔子研究的新局面,因而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是自由主义,通过<努力周报>可以窥见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代外商广告是洋货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本土化的广告战略是其成功的关键,它不仅是当时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也为我国近代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并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以《申报》、《大公报》为考察对象,对其中的报纸广告中的本土化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对中国广告史的研究和今后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