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成为城市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本文在分析城中村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梁雄著 《市场论坛》2016,(11):25-27
城中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及社会功能,其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城中村从意义上降低了城市化成本,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中村在区域上真正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应正确对待城中村问题,构建和谐城市,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目前中国城市中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工作大多由农民工完成,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农民工城市化就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变成市民、让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China     
宏观城中村拆后事作为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农业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而由此催生的"城中村"、农民务工人员市民化问题,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难题。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达52.6%,约2.6亿农民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大多"蜗居"于城中村。中国的"城中村"以低矮拥挤的违章建筑为主,环境脏乱、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游离于城市管理体制之外,内部通常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的缺失,城中村仍将这些人隔离于城市底层,导致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被边缘化。一些城市规划者和学者认为,承诺提供廉租房但同时消灭"城中村"的政策,导致可供居住的房屋数量净减少,同时扼杀了民间租房市场,让那些尚没有市民身份以居住廉租房的农民工面临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于璐瑞 《致富时代》2011,(10):31-31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极不协调的“城中村”却成为市政府的一块心病.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改造这一些特殊群体,该文分析了“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并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城中村",城中村的村民与城市的文化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现象,它融入城市是自然规律,而传统的"城中村"物质形态改造并不能解决"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的城市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转变的综合过程,必须提出基于文化融合的"城中村"改造路径,以推进"城中村"的健康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王国平 《中国市场》2013,(15):29-33
本文就城市与城市化的含义、党的工作重心与重点、治理城市病与城市发展、保老城与建新城的关系等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包含了城镇,城市化就等于城镇化","不要把城市化等同为土地城市化,对城市化必须进行多维度的定义","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国民意识转变的过程"等理念。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必须选择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要把农民工问题和城中村问题纳入到"三农"中,新时期下,中国"三农"问题已演变成"四农一村"问题。最后,以杭州为例,指出必须坚持"寓城市发展于治理城市病之中"的方针,在保老城与建新城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相继归乡,第二代农民工迈开了他们的进城步伐.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梦”比第一代农民工更为执著,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们成为更易于市民化的群体,因此如何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群体,最终实现市民化是当代城市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主要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第二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他们在社会融入与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现象是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石海娥 《光彩》2013,(9):32-3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外资大规模进入沿海地区,大量农民进城打工,涌现出一个庞大的农民工阶层.在工作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哪些难题?作为城市经济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权益该如何保障?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致力于研究农民工问题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林平. 《光彩》:您认为应该如何界定"农民工"这一称谓?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同时也给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对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应运而生.从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就业导向的前瞻性和职业精神的思想性等方面分析研究现实情况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调整改进措施.为解决好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根本形成原因是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城中村改造"只有解决了土地二元所有制问题,"城中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要解决土地的二元所有制问题也只有通过征用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4)
"城中村"是指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展而包裹在城市地域中的农村居民点。在中国向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城中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但是"城中村"在改造过程遇到的困境是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本文探讨"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更好的推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实践上是一个经济发展和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在这三十年里,城市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等因素导致了"城中村"在全国不少城市的存在及蔓延。处理好"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问题、实现改造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更为下一步改革中如何处理各方利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基于对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在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上始终得不到公平待遇,这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延缓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公平对待农民工,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显得越来越必要而且紧迫。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群体——农民工,而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农民工群体的的合法权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其落实率极低。本文对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难于落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切实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参与规划论证、定位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做好城市改造与搬迁决策服务,是防范"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城市化下"城中村"的产生原因、背景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城中村"产生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用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已然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社会要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呼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当诉求,创新思路落实和解决其平等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作制度安排,确立其对城市的"归属感",这是破解当前"民工荒"的根本之策,也是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通常所说的"城中村",仅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依据实地调查和网上调研等途径获得的资料,对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提出了城中村发如何更好地发展策略及相关构想。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不能顺利市民化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寻找生计,并最终留在城市成为市民是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在中国加速城市化的今天,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推动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那么,新生代农民工若不能顺利的市民化,将会对社会造成一些潜在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