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在于应得"通常被视为是分配正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却受到不同正义观的质疑和批判。通过对应得的基础的进一步追问,因而形成了道德应得论、劳动应得论和以互利原则为基础的应得论。而罗尔斯和马克思则进一步否定了传统的应得论。而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应得原则和运气均等原则将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从不同角度对"正义在于应得"观念提出的修正和挑战,有利于对正义的理论问题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如何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在《正义论》的第五章中阐述了有关"分配正义"的理论,指明了两个正义原则可能成为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也强调两个正义原则自身孕育了某种社会制度的理想。从"分配正义"这一角度出发,梳理了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的本质和其理论的实践性。同时又借鉴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和分配正义的背景制度,以及代际正义的问题,在实现机会公平平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最终实现"橄榄型"的最佳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一、正义之经济法实质正义罗列西方文明史开始以来关于正义的论著,1971年美国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诞生于现代的历史背景之下,并对正义的主要问题、正义原则、正义原则的选择等有关正义的问题做出了较为完整地思考和回答,形成了罗尔斯正义观的基本理论。《正义论》的问世给“什么是正义”提供基本的理论构架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关于正义的巨大争论。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就罗尔斯的正义观中强调的平等提出批判,  相似文献   

4.
《商》2015,(10)
什么是正义?古希腊先哲最早对"正义"展开思考和研究,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到苏格拉底,正义完成了从宇宙正义向自然正义、又从自然正义转向属人正义的转变。而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对正义内涵的理解更深刻。  相似文献   

5.
李晓静 《商》2014,(48):102-102
柏拉图的《理想圆》其实就是一部“正义”论。《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几种正义观提出质疑,通过辩论,从而得出他的正义观。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先从城邦正义开始,再到个人正义,由大到小。本文将主要探析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什么是正义、为什么需要正义以及正义如何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义是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思路。在学术界,大卫·哈维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资本积累、全球化等空间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地理空间的维度对社会正义进行思考,试图构建一种"差异性正义"。因此,文章从"空间正义"这一概念出发,探讨空间的差异性与同质性,分析哈维关于"作为社会正义的差异性正义"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商》2016,(3)
历史唯物主义赋予"劳动实践"作为自己的研究本体,人类历史实现了事实性与规范性的统一,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方法论上实现了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只有真正厘清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阐释方式,在此基础上消解历史长久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基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尤其是美国的现实背景提出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他的正义理论却为当前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背景下,出现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一种学术启迪.  相似文献   

9.
《商》2016,(13)
对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人们传统上倾向于实质正义。实际上,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程序正义也具有独立的价值,有利于实现实质正义,本身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孙文平 《中国市场》2007,(44):74-77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出现的精神领域与道德层面的问题折射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发展和完善问题。经济与正义是关联的,经济决定正义,同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正义价值的支撑。社会主义正义可以和市场经济正义融合,从而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当下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通过实现发展正义、制度正义、权利正义和分配正义,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相似文献   

11.
朱晓玮 《消费导刊》2009,(6):237-237
苏格拉底与罗尔斯的"正义"理念里都有一套由他们自己先验假定的自证的元话语,在众多的政治哲学中,"正义"也都只是一种预设命题的意识形态话语,都内含着一套在先肯定的准则。政治哲学范畴内的"正义",逃避不了意识形态的浸染,"正义"亦是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分配正义中的道德与政治因素这两者在具体正义实现过程中所起作用做一个思考。  相似文献   

12.
洪艳 《致富时代》2014,(4):89-89
本文从罗尔斯正义论视角研究,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江苏省残疾人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正义论原则的启发给出可行的建议,以期解决残疾人就业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从而达到为残疾人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任亭洁  陈强 《商场现代化》2012,(27):159-160
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阐述了他的两个原则,就其这两个原则,有着他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我国分配领域已存在的分配秩序混乱、收入明显有差距、造成的两级分化等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分配正义原则对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2014,(18)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分配而制定的政策,但目前,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以及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公共"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基础也是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在功利主和正义论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两种不同价值偏向的公共政策制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论个案正义     
《商》2016,(15)
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司法公正已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从个案正义的角度出发,围绕什么是个案正义、个案正义的实现途径及其保障机制进行阐述,从而通过个案正义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正义历来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她又是法学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不是要对正义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证,而是通过正义的基本内涵的研究,探讨正义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而我们法律规则的制定,又如何将正义的要求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7.
张哲 《商业科技》2011,(17):125-126
正义历来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她又是法学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不是要对正义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证,而是通过正义的基本内涵的研究,探讨正义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而我们法律规则的制定,又如何将正义的要求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8.
李晓敏 《商》2013,(8Z):188-188
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争论的核心就在于马克思是否谴责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其实马克思谈论资本主义法权之下的正义并不代表他认可资本主义,而强调唯物史观也并非要消解掉正义思想,它仅是马克思论证正义理论的一种科学途径,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立足点在于人类社会,所以其正义思想在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会计正义的缺失,致使会计行业出现了诚信危机.因此会计行业必须呼唤正义、倡导正义,以挽回社会对会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认可和尊重.为此,广大会计人员务必提高认识,并努力学好本领,加以社会进行积极引导以及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责任体系,以促使会计正义的行使.本文就会计的正义问题做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义被作为社会制度追求的首要价值由来已久。一个制度的公平与合理可以被认为是正义得到实现的前提。然而在《失控的陪审团》中,以违法手段"引导"下得出的"正义"比按照合法程序寻求的"正义"更接近于正义,而绝对不是制度在正常运作下所达到的正义。这里就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法律会遭遇法律之外的博弈影响?这种博弈甚至影响法律的最终判决,正义缘何无法从这一优化配置的制度(陪审团制度)中寻求到满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