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西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近年来江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粮食库存较为充裕,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种粮的比较收益在不断下降。很多农民选择弃农外出务工,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撂荒或粮食复种指数下降的现象,给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粮价上涨。为此,政府应加快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严控农资价格上涨,切实保障农民的利润空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减轻种粮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200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种粮补贴政策。从安徽省南陵县的情况看,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种粮补贴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一定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收到了较好效果。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形成,国家发放的相关种粮补贴仍归原土地承包人所有,违背了国家"谁种粮食谁享受补贴"的初衷,不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稳步发展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始,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以来,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政策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广大粮农的收入,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符合世贸组织关于粮价不能由政府直接调控的"黄箱政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湖北省近年来对粮农的直补规模逐年增加,补贴方式也不断规范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  相似文献   

6.
正实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以下简称"两补资金")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广大农民群众从中直接受益,直补政策已经成为农村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该政策的实施,对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执行政策时仍然出现了一些偏差,近期,湖北省丹江口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农民收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从2004年开始,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资金直接用于种粮农民补贴。此后,国家陆续出台补贴政策,到目前,补贴种类已增加到4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会议精神,结合目前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完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提出建议。一、"托市收购"政策成效明显"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市场粮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调控手段。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与健康性粮食消费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折,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实现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粮食库存量的不断扩大,出现了粮食价格下滑,销售不畅,沉淀积压和粮农收入持续下降,种粮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目前,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剩?粮食安全问题是否不再重要?本就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安全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曾靖  曾煜 《投资与合作》2011,(11):257-257,25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在国家工业化和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而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措施是保障粮农收益,给予粮农“国民待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采取务实性的对策,实施粮农超国民待遇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但3月份以来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叠加俄乌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减产预期,带动2022年春季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冲击。本文以稳定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为切入点,对农资价格上涨给农业产业链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应对措施,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实施直接收入补贴是国家对农业补贴政策的重大调整,其意义在于可以此来稳定粮食产量,刺激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并维护其利益。  相似文献   

14.
凌华  吴奇 《金融纵横》2023,(1):76-81
推进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保险发展是帮助种粮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和收益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三大主粮保险推进情况及其业务开展的主要特点出发,结合主粮保险推广中面临的挑战,从政策引导、承保机构、粮农参与三个角度探索推进主粮保险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确保了粮食供需平衡。2005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粮食直接补贴方式改革,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并延续至今,此项政策和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安徽省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七年来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2010年七八月份,我们深入肥东、庐江、来安、濉溪、休宁五县,实地调研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执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了粮食直补的惠农政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了一定的增长,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周亚莉 《中国外资》2010,(18):193-193,195
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天下安。粮食生产和储备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下,科学决策,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加快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因势利导,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