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向好,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国经济正在从2005年的低谷中恢复,日本经济经历了金融领域的重大调整之后,也正在显示出较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日本经济的生机重现将对世界经济、贸易及投资产生较大影响。据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公布的“2005年世界贸易形势与2006年前景”报告认为,尽管2006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最终的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达到3.5%,贸易增长则可达到7%。从年初的形势来看,今年全球的投资形势看好,但消费和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欧洲地区。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资金形势普遍有所好转,股市行情看涨,这些因素预示着人们期待已久的欧洲投资将会出现复苏,从而会刺激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2006年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会略低于2005年的水平,不过仍可达到3%到3.5%的水平,高于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如果今年上半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加速,发展中地区也保持去年的高增长,那么2006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会达到3.5%,略高于2005年3.3%的水平。如果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欧盟经济增长)有所加快,那么世界贸易也会从中受益,全年贸易增幅可能会达到7%,高于去年的6%。  相似文献   

2.
国外     
《对外经贸财会》2010,(2):92-92
IMF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预计将增长3.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MF)1月26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为强劲,但各地区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9%,中国经济增长10%。  相似文献   

3.
厉以宁 《浙商》2008,(7):24-24
今年经济增长8%的指标低了。因为经济的运行有它的惯性。过去连续几年都在10%以上,积聚到现在,我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还会达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迅速摆脱去年底的低迷状态,再次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高达4.8%,其中个人消费开支和企业固定投资分别增长5.5%和14.3%,进出口分别增长17.8%和13.0%;工业生产按年率计算增长了4.5%,产能利用率高达81.3%;劳动生产率增长3.2%,失业率降至4.7%;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4%;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达到2249亿美元。总体看,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就业形势良好,通货膨胀继续得到控制,全年经济增长有可能超过目前普遍预期的3.3-3.5%,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通货膨胀率略高于3%。  相似文献   

5.
一、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加速,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0.9%,第二季度加速到11.3%.已经明显超过了1979~2005年9.6%的年均水平,偏离了长期均衡增长轨道。从近20多年经济增长的记录看,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10%区间内比较理想.这也是经济的潜在增长区间。在劳动力过剩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前,低于区间下限8%偏慢.超过区间上限10%偏快。当然,现实不会这么理想,总会有波动,有偏差.但波动和偏差不能无限放大下去。  相似文献   

6.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10):24-26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如果美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率的降低幅度则不到1个百分点。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下半年减速至0.7%,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以轻松保持在10%以上。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即使美国经济出现低迷,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其增长的势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9,(9):36-37,42
一、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运行情况 (一)地区经济总体稳定发展 一是地区经济实现了稳定较快增长。200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同比分别增长11.1%、12.2%、12.4%和13.3%,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4.3%、19.3%、17.8%和8.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4大地区经济增速与2007年相比均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了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增速一直快于其它地区的传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国抓住了入世和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契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经济,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预计今年全年经济增长7.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为明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当前国际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有利,预测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仍可保持不低于今年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受石油平均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慢0.5个百分点以上,增长幅度从2004年的5%降至4.3%左右。在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将比2004年下降0.9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将比2004年下降1.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2004年持平,非经合组织将从2004年的5.9%下降到2005年的4.6%。世界银行预测,200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从2004年的6.1%下降到5.4%。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这里主要论述两个大的特点。 (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格局 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排第一位;其次是印度,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特别是二季度出现企稳回升,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7.4%,其中二季度增长7.5%,消费价格上涨2.3%。但由于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整、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下降和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经济增长仍存在着较大的下行风险。预计下半年经济由于出口形势持续好转,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增长动能将有所加强,全年经济增长为7.6%,消费价格上涨2.5%。为完成全年目标,要继续政策预调微调,加大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并针对困难行业出台更具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帅 《商》2014,(1):331-331
运用计量模型引入虚拟变量(1992年作为临界指标)的方法研究陕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978-1992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1%导致陕西GDP增长0.332%、0.550%、0.164%。在1992-2011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1%导致陕西GDP增长0.165%、0.492%、0.348%。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后一样本期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弹性增大,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国电子商务》2007,(10):17-17
4.8% 由于信贷市场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其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之前的5.2%调降了0.4个百分点至4.8%,但预计全球经济仍将运行在一个健康的增长轨道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江阴市技术、资本、劳动投入对该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发现1978年-2008年间该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近30%,资本贡献近70%,劳动贡献甚微;1992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度由之前的不足20%上升为近39%.对应的资本贡献度则由87%下降为59%。这种经济增长的内涵性改变源自于江阴市较早实现了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刺激方案可能会带来2%或3%的经济增长,足以抵挡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价格》2004,(6):4-6
由于2004年香港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会进一步好转,香港经济复苏的步伐会加快,特区政府预测2004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有关机构对香港经济的增长预测在3.8%-7.8%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一、2006年世界贸易强劲增长超出预期 受世界经济增速加快的带动,世界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异常畅旺的局面,2006年贸易增长超出预期。据联合国最新估计,2006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超过10%,贸易额增长16%。世界贸易量的增长超过了世界产出增速的两倍,预示着全球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税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物价涨幅趋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可保持在9%左右,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上几个大的台阶,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车辆需求的增长,1980-1998年间,我国汽车消费年均增长10.4%,其中,轿车消费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导刊》2005,(16):54-54
经历了2004年的强劲增长后,受能源价格上涨和持续升息的影响,2005年上半年,国际经济总体增速有所放缓。美国经济在保持增长势头的基础上出现动力减弱迹象,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尚未完全摆脱疲弱态势,欧元区经济仍在低迷中徘徊,亚洲其他经济体增长速度也有所减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5年全球总体经济增长率为4.3%,低于2004年的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