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研究试图解决的是这样一对矛盾:大都市区内部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大都市区协调治理的需要,而大都市区内部的权威分割又带来了区域整体治理的难题。也就是说,大都市区的治理根本就是要实现自治与权威、分散与集中、民主与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国外大都市区的治理研究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大都市区的治理研究和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为了提升新时期中国大都市区的治理绩效,应当建立跨区域的权威性协调机构以加强区域协调治理,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以及在大都市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韦红 《城市问题》2013,(3):80-85
通过对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大都市区的考察,可以看出其发展重"量"轻"质"。从量上看,这些大都市区无论在人口、空间还是经济产值方面,均在国内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但从质上看,仍是一种低质的发展。大都市区经济结构的低质性和脆弱性、社区的两极分化、生活环境的下降使得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3.
霍露萍  张强 《企业经济》2020,(1):99-107
随着"疏散化"趋势的到来,我国大都市地区所呈现的集聚与扩散趋势逐渐明显。以我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例,对其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散特征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莫兰指数表明,2000年至2017年我国大都市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但是集聚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具有显著的扩散趋势,但是原因不同;中部大都市区的集聚程度具有下降的趋势;而西部大都市区具有显著集聚上升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率、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对大都市区的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关系,且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大都市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最后,从顺应大都市区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合理分布人口规模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区居住空间分异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产物。通过本土化、历时性分析框架建构,追溯中国大都市区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脉络,并剖析其潜藏效应。在此框架下,重点辨析了三组关系:(1)国家尺度对大都市区尺度的建构性影响。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国家的结构性动因,在引入市场力量的同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一系列、体系性的社会与城乡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快速生成与具象建构。(2)大都市区社会空间建构中的重要主体及互动关系。地方发展行为逻辑与土地组织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住房的结构化、非均衡供给与消费市场分化之间的持续互动与匹配,加速了大都市区居住空间分异的成型。(3)空间形式在经济社会维度的扩展影响。空间最直观,经济层面次之,社会层面较为隐蔽。三者交叉扭结在一起,加速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定型化,对大都市区与国家尺度产生了双重的反作用力。从制度与空间层面来减少社会结构中的对抗性因素,促进社会融合发展,是未来应对大都市区空间分异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调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徐海贤 《城市问题》2001,(1):11-13,6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于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96年在土耳其召开的伊斯坦布尔“人居二”会议。1999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洲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会上就欧洲14个主要国家的17个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目前,大都市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最有潜力和最有活力的地区,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空间集聚日益明显,呈现出特殊的时空特征。一方面,我国大都市区面临着全球背景下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影响;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承志 《城市问题》2011,(6):85-89,96
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和主导趋势之一。美国是当代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高级阶段可能出现的某些普遍性问题和治理趋势。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治理模式选择、公共服务提供和基层社区治理等方面。基于上述因素而形成的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特征,是由美国政体因素、地方自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利益集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大都市区政府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大都市区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宁镇扬同城化是宁镇扬大都市区政府合作的重要路径探索,但是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轨迹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制度藩篱,其本质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因此,从博弈论视角探究宁镇扬大都市区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合作博弈模型,能够促进相关构建跨区域的城市协调机制,进而实现宁镇扬大都市区区域的利益协调与合作,促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城市对于大都市区、都市带、城镇群等相关概念混淆不明、都市区外围大量"灰色空间"缺乏空间管制、交通和经济产业联系匮乏、运作效率不高等现状问题,以《重庆大都市区空间范围划定研究》为例,通过开展相关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重点借鉴了巴黎、东京、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都市区的空间圈层关系,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际,采用区域联系强度(关联度)综合数据叠加分析法,通过识别重庆主城与周边区县在用地空间拓展、功能关联度、交通关联度、产业关联度等方面形成的一体化发展态势,为重庆市划定大都市区的范围和空间层级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编制大都市区规划和相关的城镇群规划,提供一定的实例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伦敦大都市管理体制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祖琦 《城市问题》2006,(8):93-97,100
在明确伦敦大都市区的范围和概况的基础上,对伦敦大都市区的管理体制及其演变历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总结,认为伦敦大都市区划体制和行政组织体制的演变可划分为"雏形、分散、统一、再分散、再统一"五个阶段.随后对伦敦行政管理组织体制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政党冲突、复杂的政府间关系、多层次的管理机构以及区域性合作组织始终贯穿于伦敦的大都市治理进程之中.上述几条主线,是深入理解伦敦大都市区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区域规划是大都市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区域规划需要法律、制度化的政治和财政为基础,其制度化程度越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就越高。美国双城地区的大都市理事会,作为有效区域规划机构的典型,其发展证明了州政府是区域规划机构有效运行、大都市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国外新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化发展,加强新城的规划建设,始终是西方国外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配置的主要途径.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开展新城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正式批准成立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明显。临空经济是良好的区域经济加速器,但是武汉城市圈发展临空经济还存在着诸如机场基础建设不完备,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高,外向型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为能使临空经济的区域经济推动效果最大化,城市圈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指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内城市的产业集群分工合作,打造武汉城市圈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3.
在超千万人口的都市圈中,东京在生活体验上一直广受赞誉,是全球各大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常客”。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内城拥挤加剧、生活成本增高、生态环境变差等问题,从居住、休闲、生态等方面构建美好生活圈。东京都市圈以生活圈建设缓解城市问题的主要做法包括建设职住平衡和适应老龄化的“宜居生活圈”、构筑便捷舒适的“休闲生活圈”、打造高效流通的“新鲜生活圈”、塑造生态美丽的“绿色生活圈”。借鉴东京的经验,中国都市圈建设应立足高质量发展,建设“非自立”新城、实施“交通+”策略、培育都市圈外围品质生活节点、以集约方式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为重点推进生活圈建设。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都市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总结都市圈建设基本原则,在借鉴国外都市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国内都市圈特别是发展相对成熟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优势和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济南都市圈发展阶段提出发展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The incidence of metropolitan property tax base sharing and rate equalization is analyzed in a two-jurisdiction model of a metropolitan economy.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how the effects of this reform proposal can be separated into efficiency gains, redistributions among metropolitan residents, and redistributions among residents and nonresident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effects of enactment on suburban housing prices are also analyzed. Nume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enactment of metropolitan base sharing and rate equalization would result in fairly small efficiency gains even with significant factor reallocations and would be accompanied by sizable income redistributions among city and suburban landowners.  相似文献   

16.
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主线,以市县关系为切入点,从城市管治的角度重点探讨地区中心城市行政区域经济强化而中心城市本体实力和综合功能却相对弱化的原因,从制度创新和非制度因素创新两个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政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圈在处于体制转型的中国迅速发展 ,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文章从政策对都市圈形成、发展的作用出发 ,将都市圈政策进行划分 ,随后论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类都市圈政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We model residential land use constraints as the outcome of a political economy game between owners of developed and owners of undeveloped land. Land use constraints benefit the former group via increasing property prices but hurt the latter via increasing development costs. In this setting, more desirable locations are more developed and, as a consequ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forces, more regulated. These predic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s we uncover at the US metropolitan area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