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于1994年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  相似文献   

2.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几个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在税率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其中债务法又可分为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据以核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根据税率的变更做出调整,使之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加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递延法和负债法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两个内容。纳税影响会计法,通常也被称为所得税的跨期摊配,是将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影响的纳税金额加以确认,并递延摊配到以后相关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研究和比较递延法和负债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正确提供、理解和使用与此有关的会计信息。   一、递延法和负债法的相同点   (一 )递延法和负债法均确认税前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以下简称暂时性差异 )的纳税影响,并将其依次转销。   (二 )递延法和负债法确认和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开展业务的多样化和业务处理的复杂化,很多业务实际发生期间与会计处理期间不一致,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最终影响企业净利润。文章主要研究递延所得税资产,首先归纳探讨了企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然性,然后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财务净利润的影响,进而总结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的方法,以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都没有规定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甚至没有提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而美国早在1987年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96——所得税会计》中,就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6年对《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进行了修订,宣布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6.
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是指将本期因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同时转回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是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目前我国对债务法的种种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1)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在税率变动或是开征新税时,需要按照现行税率进行调整。(2)本期发生或  相似文献   

7.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递延法核算结果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法核算的原理是。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我国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我国传统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的根本在于会计理念的变化,本文对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无跨期分摊理念转向跨期分摊理念等会计观念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是指将本期因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同时转回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是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目前我国对债务法的种种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1)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在税率变  相似文献   

10.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首先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其差异的计算确定人手,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概念,并规范其相应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有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来确认计量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债务法关注的是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收入和费用在列支的时间、范围、标准等方面与税法的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并按照会计所得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应税所得计算的当期所得税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税款。  相似文献   

11.
李芳  盖黎 《会计之友》2009,(16):41-42
新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转换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本文对企业原先采用的应付税款法与现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改变对企业的影响。如,新方法的应用增加了会计核算程序,要求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跨期分摊,并确认暂时性差异和税率变化;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新方法的采用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加,但可靠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3.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4.
试析所得税跨期摊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四川会计》1999,(9):28-31
众所周知,会计与税收各有其不同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企业特定时期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存在差异。一是永久性差异;二是暂时性差异(不等同时间性差异,后文有详细说明)。由于永久性差异最终不能转回,因此不存在所得税跨期分配的问题,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允许选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建议采用递延法,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债务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中则提倡采用债务法(损…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通过设置"递延税款"账户核算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递延税款"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均属于负债类账户,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且纳税义务发生在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而"递延税款"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但纳税义务发生在将来(或抵税权益在将来)的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可选用债务法或递延法.无论是采用债务法或递延法,均可采用如下的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笔者将该方法称为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简称为"列式法").列式为: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本期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税率=本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只有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才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此时可抵减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而不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不确认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对于生产用固定资产,当会计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方法不一致或存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则存在时间性差异。根据上述规定,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应采用利用利润表法而非资产负债表法,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发生的内部交易或项目进行抵销,从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一、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8.
新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转换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本文对企业原先采用的应付税款法与现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改变对企业的影响。如,新方法的应用增加了会计核算程序,要求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跨期分摊,并确认暂时性差异和税率变化;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新方法的采用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加,但可靠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AS18)与《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IAS12)和《美国会计准则109-所得税》(FAS109),在制定目标、定义、会计处理方法、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的异同等进行了比较,同时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和亏损弥补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直接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付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程度。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工作量小;但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当期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逐渐被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