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要求所有企业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定义、范围、核算和披露等方面均较旧准则作了较大修改,基本消除了旧准则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这无疑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积极有益的。但同时也发现新准则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拟就此作粗浅分析。一、关于“债务重组”准则的名称问题现代经济学中“债”是一般性概念。它体现着融资活动引起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在这一关系中…  相似文献   

2.
债务重组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解决财务问题有效的解决方式,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方面的困难时,债务重组可以帮助债权人与债务人解决债务偿还问题,但在具体会计工作中,债务重组存在多种方式,不同的方式下,会计处理的方法均不相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债务重组概念以及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概述,对不同方式的债务重组在具体会计工作中的处理方式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减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破产程序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社会动荡等消极影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债务重组的尝试,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对债权人利益的忽视,对债务人利益的过度保护等等,导致原本就缺乏“信用”的中国经济出现滑向“赖账经济”的危险。因此,债务重组工作必须按有关规定、制度进行。财政部于2001年1月对《债务重组》具…  相似文献   

4.
债主要问题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重组形成的损益。旧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企业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新债新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收益不确认收入,而是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下面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举例说明新旧会计制度下债务重组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一、以现金清偿债务对税收的影响例:甲企业欠乙企业购货款50000元,由于甲企业现金流量不足,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经协商,乙企业同意甲企业支付30000元货款,余额不再偿还。甲企业随即支付了30000元货款。根据上述情况,债权人乙企业按新旧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之间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债务企业可能会发生财务困难,以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因此积极寻求一种解决债务问题的有效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以及修订就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以摆脱财务困难,渡过暂时的难关,重现企业生机;对于债权人来讲,也可以有效减少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尽最大的可能收回债权,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来,企业之间以非现金资 产抵偿债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以非现金资 产抵偿债务的会计核算,现对企 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会计 处理规定如下: 一、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 债务与债务重组的关系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 组》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 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 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 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其中,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 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 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 还债务。债务重组的结果是债务 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债权人发 生债务重组损…  相似文献   

7.
一、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亮点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合理。新旧债务重组定义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也未强调债权人要作出让步,适用范围似乎过于宽泛,易于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有悖于国家利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詹二妹 《福建财会》2001,(11):28-30
1998年6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称“原准则”),并自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原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汁核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原准则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原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由于我国目前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公允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公允。再比如,由于原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一些企业借助关联交易,以债务重组的名义,弄虚作假.人为地进行利润操纵,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不很成熟,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确认的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会计质量的可靠性,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扼制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与原《准则》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二:一是债务重组定义不同。原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将“让步、作为主要特征,修改后的定义改为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即债务重组明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二是对债务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不同。原债务重组会后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债务人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重组则规定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11.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8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要求对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很多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为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财政部于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采用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并且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由于这种处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防范企业的利润操纵,财政部在2006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准则的第二次修订,重新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本文在对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原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新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重新修订,消除了以前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诸多弊端,为债权人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一、债务重组的确定标准问题债务重组的确定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如何对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它不仅关系着重组双方的损益,也涉及到国家税收、投资者权益等问题。因此,应明确债务重组范围,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柳伟 《现代企业》2000,(2):14-14,13
国有物资企业进行重组改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企业规模、组织形式、业务领域等方面重新定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债务和人员负担沉重。现在,国有物资企业的债务负担沉重,资产负债率平均超过80%,不少企业是负资产。重组改制,如果将债务转移到新企业,新企业显然难以承受,而且也很不合理;如果债务不落实,出现悬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银行也不允许。人员负担中主要是国有物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量较大,一般占职工总数的30%左右,有的企业达到40%。 二是改革行为不规范。规范改革行为包含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及其帐务处理问题简述冯新梅一、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债务重组问题的合理解决是现代企业制度这座大厦的牢固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债务重组是指资产重组中由于涉及到非经营资产的剥离而对企业债务的处理.对企业的债务处理一般要考虑多个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良好发展成为维持经济稳步"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本文试图从企业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入手,探讨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解决债务重组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负债过度,面临生存危机,企业要走出困境,无疑要解决好负债过度和债务重组的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过度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大难题,它的成因主要是:历史债务过重、政策性亏损,社会负担过重,企业间“三角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18.
熊程 《广东审计》2002,(3):20-21
为了规范企业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财政部曾经于1998年6月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但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扭亏,避免被ST或PT,或者其他目的,利用此准则借债务重组之机人为调整利润。针对这一弊端,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其修订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债务重组范围的扩大原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个定义讲明了债务重组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邱晔  周歆 《湖北审计》2001,(10):40-41
为了防止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2001年2月财政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债务重组所产生的重组收益计人资本公积,而不再作为当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想依靠债务重组快速“扭亏为盈”似乎已不在可行。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期一些面临ST或PT窘境的上市公司却开始利用资本公积金来弥补亏损,以避免加入到WT或PT的行列。鉴于此,本文将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据》2001,(6):12-13,21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和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两个准则中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例如,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财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在于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不受其他方任何因素的影响下所确定的,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主要在于我国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会计准则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影响了会计要素计量的可靠性,二是关联交易影响了价格的公允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上市公司以少量的资产抵偿大量债务,从而达到实现利润的目的。这种不公允的交易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不不可能产生的。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减少因会计规范不恰当而形成的泡沫,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整合和再安排的事项,因其整个过程并不创造新价值,因此,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过程中不应当实现利润。《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做了重新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