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动态股权制的分析--襄樊市国有企业改革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动态股权制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探索意义,其本身具有10大理论创新之处.它与世界各国企业的员工激励或股权激励相比较,既有自己的独特创新,也有许多共同、一致和相通的地方.尽管如此,这种方法既有共同性问题的背景,又有特殊性问题;既是共同性的方法,又是特殊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负相关、曲线相关三个方向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以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明股权激励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的作用,以使得股权激励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实行的有效性及相关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现有我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没有完全发挥其对经营者激励作用,业绩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所起的激励作用软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本身独特的运行机制及在激励机制设计、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股权激励有效实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冶金财会》2006,25(8):16-17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约束机制大致有三种:薪酬制、股权制和期权制。薪酬制,即以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劳动分配制度激励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形式。股权制,即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或职工持股,让职工既可以获得劳动收入,又可以获得资本收入。期权制,即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是指公司授予其经营者或有贡献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按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三项比较,薪酬制是一种常规的激励办法,比较容易实施,它主要以奖励过去为主;股权制和期权制都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激励和约束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把企业发展和经营者、员工的劳动收益联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实行股票期权制激励措施条件还不成熟。2006年,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在上市公司中有选择的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这意味着股权激励方式将开始在我国逐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5.
欧捷 《冶金财会》2008,(7):46-47
股权激励已经逐步成为上市公司激励的主流选择,作者主要研究股权分制改革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几个新特点以及股权激励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07,(7):21-23
<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差异是看它是否持有公司股权。有股权就是资本。那么,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又如何设计自己的股权激励方案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上市公司有效的激励方式,股权激励能够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弱化委托代理问题,促进公司长期发展。本文选取万科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相关理论,分析了万科股权激励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启示,从而为我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股权制度安排被用来作为公司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问题,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激励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提出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廖亮 《化工管理》2007,(7):16-18
<正>伴随着人力资源在公司运行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以及人们对"人力资本"认识的不断深化,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追捧,股权激励的方法也在公司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浅谈如何正确使用股权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管理层激励方式在管理层权力和企业创新投入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管理层薪酬激励呈正向影响,薪酬激励在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发挥遮掩效应;管理层权力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呈正向影响,股权激励在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国有股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和股权结构等各因素,对实行经营者股权激励效果的问题进行多因素的实证相关分析,为我国国有股份企业有效推行经营者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万纲 《董事会》2009,(5):72-74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关注金融体系中的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等,促使金融机构中的管理层或交易员更加努力工作、开展更多金融创新的正面激励作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则更多地引发了人们对这种激励作用是否也会促使金融机构管理层或交易员更加冒险的负面效应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正处于试点中,如何规范有效地编制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已成为煤炭企业上市公司及业界专家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2013,(10):11-11
2010—2011年,A股共有1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授予,激励力度普遍控制在总股本l%以内,中位水平为0.86%;2012年以来,国企股权激励力度有所加强,在8家实施实际授予的公司中,激励股份占总股本的中位水平升到0.96%,其中3家公司超过1%。  相似文献   

15.
曹中铭 《董事会》2013,(11):24-24
实施分类表决后,如果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明显不合理或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中小股东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将其否决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设计后股权分置时代的高管报酬机制将面临很多挑战。研究表明,短期报酬具有有效性,这意味着在设计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时,依然不能忽略短期报酬激励和职务升迁等政治和非货币的激励;长期报酬激励不显著,这说明我国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不明显,目前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前提还不够;高管激励倾斜度低说明“大锅饭”仍未打破,这需要解除报酬管制,向核心高管倾斜,避免“搭便车”式的激励;长短期报酬结构的结果说明如果将固定任期制转为弹性任期制,更能实现报酬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经营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逐渐突出,而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的的方式,能够激发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的经营业绩。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到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1]。”文章以新能源企业宁德时代为例,对宁德时代发展的基本概况和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股权激励前后宁德时代的财务状况及其他非财务状况的变化,分析股权激励对宁德时代带来的效益及存在的不足,为其他的同类型的新能源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股权激励,是一种职业经理人通过一定形式获取公司一部分股权的长期性激励制度,使经理人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股权激励包括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管理层收购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美股权之争为例,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问题存在的高层激励、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界定等问题,并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公司内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志聪 《董事会》2008,(9):78-80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来看,我国应继续在股权激励税收征收高管股份禁售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以真正提升股权激励的激励和约束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