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金融理论认为,货币乘数主要由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比率决定,而能够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基础货币的日本银行也应该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但是,现实中货币供应量受非银行部门现金/存款比率的影响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日本银行即使控制了基础货币也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2.
日本流动性陷阱与日元升值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日本经济 1991~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股市和地价暴跌,日本经济从此长期不景气。地产市场和股市大幅缩水使日本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金融体系受到极大损害,一些金融机构被迫倒闭或兼并;居民财富缩水导致消费支出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削减投资支出,经济增长率降到了二战以后的最低点,到目前还没有走出萧条。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除了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以外,其余年份平均增长率不到1%。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日本银行从1994年开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每年增长4%~…  相似文献   

3.
陆磊 《广东经济》2013,(8):16-19
在宏观经济学和宏观调控政策领域,从大学一年级的入门级课程到决策者的实际操作——包括我这样的宏观经济理论教师——始终把凯恩斯主义作为经典。然而,自2001年美国出现NASDAQ泡沫破裂后至2008年的次贷危机,甚至更久远的日本1984年货币升值到1991年泡沫破裂后,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在此后的20年间导致的竟然是惊人的通货紧缩与经济低迷。因此,这使我们思考凯恩斯主义——即反周期宏  相似文献   

4.
湛泳 《经济导刊》2006,(1):121-124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外汇储备由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两部分构成。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是二战以后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规,一步步转变演化而最终成型的。日本外汇储备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两部分构成:财务省和日本银行。日本外汇储备的管理法规包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外汇资金特别会计法》、《日本银行法》等。日本的外汇储备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第一和第二部分回顾了二战后执行的货币政策,观察到在那段时期货币政策与日本经济以及全国的生活水平有着牢固的联系。我们还考虑了每段时期货币政策的目际是什么和它试图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在那个过渡期日本银行采取的行动变化是不怎么多的。在第三部分,我们回顾在随后两个相继的时期日本银行追求的最终政策目标,这两个时期即是固定汇率时期和浮动汇率时期。接着,我们考察了货币政策的效应怎样扩张的转变过程,或者考察了在管制利率时期、非管制利率时期,以及日本作为国际富裕国家时期货币政策的焦点是怎样变化的。最后,我们从货币政策独立地研究了日本银行。  相似文献   

7.
湛泳 《经济导刊》2006,(2):121-124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传统的以大藏省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内涵和…  相似文献   

9.
刘瑞 《资本市场》2007,(10):72-75
日本银行在结束了历时五年零四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后,将利率逐渐上调到了0.5%。那么,未来日本利率将何去何从?继续加息?稳定不变?抑或是下降?日本利率的变动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与十年前日本银行大举进攻海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数月来,日本银行大量调资回国,收缩海外业务,以期解决目前巨额不良银行债权问题,重构日本国内金融新秩序。作为日本九家都市银行之一的大和银行,已于1998年10月24日宣布于2000年3月前,将关闭所有海外3...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验中国1945—1949年恶性通货膨胀期间是否存在价格泡沫,并据此考察理性预期路径的收敛性。结论认为通胀中含有显著的泡沫成分,尤其在样本后半期恶性通胀主要由泡沫所推动而脱离了市场基本面;由于泡沫成分的存在,理性通胀预期的路径并不收敛。经验结论还表明这一时期货币供给主要是内生决定的,预期价格上涨导致名义货币供给几乎同比例增长。这保证了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益,也意味着通货膨胀和货币增长循环相因构成恶性循环。本文的方法为当前我国资产市场泡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中国1994年10月正式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长期的货币快速供给带来了较大的货币规模,到2013年中期,中国货币供应量的绝对规模超过100万亿元,货币的相对规模(M2/GDP)也超过了1.8,远高于典型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货币的快速供给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房地产市场泡沫、产能过剩与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使人们再次审视货币政策的  相似文献   

13.
<正>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英国银行家罗斯切尔德。读了张志前博士的《货币泡沫》之后,我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中国建投总裁齐亮和中国智库——国经中心专家作序推荐的《货币泡沫》一书,在分析研究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了通货膨胀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揭  相似文献   

14.
论金融风险与中央银行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金融机构在经营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本文首先从信用风险日渐突出的日本金融体系的现状谈起,介绍了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做法及教训,展望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本文还扩大了研究对象,就日本经济再生和发展的重要视角进行论述.最后,本文对日本银行的职能进行了三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货币经济,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部门,现有的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研究大都是从传统的实体经济视角出发,而忽视了虚拟经济部门的存在,忽视了现代经济的货币经济特征,导致对房地产泡沫的解释缺乏现实感和说服力。我们认为房地产泡沫具有典型的复合型泡沫特征,这种复合型泡沫既与房地产市场的虚实两重性有关,又与现代经济的虚实两重性有关。正是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泡沫化倾向,中日两国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具有一定的历史相似性,因此,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教训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将日本历史数据纳入分析框架,与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中国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GDP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指标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为治理房地产泡沫应继续保持稳健的金融政策,同时还应构建土地自由流转制度,破除地方财政过于依赖土地的困局;另外,保障房建设可以缓解房地产供需矛盾,房产税的实施则可抑制炒房投机行为,均是治理房地产泡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货币信托和贷款信托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孙书元在信托业非常发达的日本,信托银行受托的信托财产,其形态主要是货币。据有关资料介绍,截止到1996年9月,全日本的信托财产高达217兆日元。而在诸多的信托业务中货币信托和贷款信托业务所占比例高达50%以...  相似文献   

18.
英美和日本银行获利能力互异自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银行业经营陷入了困境,获利能力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的银行业经营有方,获利能力不断改善,这使得西方主要工业国银行业获利能力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势头。国际清算银行发表的“1995至1996年度...  相似文献   

19.
论法定财富标志的缺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法定财富标志在货币形态从"真金白银"到"大象无形"的演化过程中消失。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量由中央银行根据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来决定,并不以任何法定财富标志为支撑。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演绎结果表明,正是上述最终目标的内在矛盾性和基于此的宏观调控政策导致经济在萧条与过热之间循环。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法定财富标志实乃社会经济的定海神针。我国可考虑将公租房确定为法定财富标志之一,通过合理运作,一可满足客观存在的投资需求、抑制房地产泡沫;二可促成居者有其屋的实现;三可使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更加科学。而全面解决财富标志缺失的问题,则是从根本上破解所谓"经济周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货币(美元)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和双重货币身份,刺激了美国国内过度消费,过度负债和货币泡沫的产生,最终爆发成为金融危机并且迅速向全球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