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拆是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最终出现两家独立的、股权结构相同的公司。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上市与一般公司上市在具体操作上  相似文献   

2.
分拆上市的多赢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拆(Spin-off)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这时,便有两家独立的(最初的)股份比例相同的公司存在,而在此之前,只有一家公司。在分拆过程中,不存在股权和控制权向第三者转移的情况,因为现有股东对母公司和分拆出来的子公司同样保持着权利。期间也没有货币的转手,公司的资产也没有进行重估,只是权益在两个独立的实体中划分。原有股东可自由决定是保留其在母公司的股份还是转换为子公司的股票。此类交易,可…  相似文献   

3.
和黄港口资产分拆信托上市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就已经开始分拆部分业务或予公司到资本市场上融资,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权重组活动中分拆上市占据了重要地位,平均每年有多达50家分拆上市的公司,10%的IPO都是通过分拆上市的。实践结果表明,在分拆上市宣告期间母公司的股价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率,而且分拆上市后母子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于2011年2月登陆我国创业板市场,作为创业板分拆上市第一单,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分拆上市为母子公司带来了增强融资能力、提升公司价值、提高股东权益等财务正效应,但若监管不力,也存在母公司“空心化”或弱化战略协同效应等可能危及企业生存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2019年、2020年金山软件连续将子公司金山办公和金山云分拆上市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美国纳斯达克。本文从满足融资需求、符合核心化战略、利于市值管理和提高激励水平四个角度对分拆上市的动因进行分析,探究金山软件在上市地点选择上的考虑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我国港股金融市场深入供给侧经济结构性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分拆资产上市已逐步发展成为港股上市证券公司进行并购资产重组的重要执行手段.但由于证监会2019年推行了科创板,通过分拆设立所属全资子公司,为境内市场上市行为奠定了新的政策引导基础.文章分析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分拆上市的相关结论,结合理论,以JS公司为例,在我国推出科创板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以及对公司市场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资委和证监会共同推动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可能会将此前因为分拆上市而遗留下来的存续公司问题变成历史2007年2月5日,我国三大发电设备供应商之一的东方电气集团整体上市正式拉开帷幕。该集团旗下子公司东方电机(600875.SH)发布了计划“收购母公司资产+向母公司定向增发A股”的公告,与此同时,另一子公司S东锅(600786.SH)也公布了与此相关的“送股+换股要约收购”的股改方案,方案实施后其母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复牌后,S东锅连续五个涨停,累计涨幅约28%。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的盲目扩张,企业并购的负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作为企业盲目扩张的修正方法——分拆,也越来越多被企业所认可和应用。近些年随着新三板的开设,我国企业在境内分拆上市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求在新三板分拆上市。恒大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起家的企业,目前企业旗下子公司众多,恒大集团于2015年底选择将旗下足球俱乐部——恒大淘宝分拆至新三板上市。本文对恒大集团此次分拆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检验其是否获得超额收益,以及其是否以此为主要分拆目的。  相似文献   

9.
孙瑜  梁海松图 《英才》2010,(12):66-71
随着去年创业板的推出,同方控股的子公司“分拆上市”的信号越发明显,此时,同方背后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0.
王新红  薛焕霞 《财会通讯》2014,(3):29-31,35
本文以2009—2011年创业板分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到创业板分拆上市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到创业板分拆上市后相对于分拆前经营绩效下滑,分拆上市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而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运营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厦门钨业的子公司厦钨新能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厦钨新能分拆上市的过程,其次分析其分拆上市的动因,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财务绩效。通过分析发现,厦钨新能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重估企业价值、拓宽融资渠道、管理层激励等动因进行分拆上市,在绩效方面,分拆上市也给厦钨新能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阐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类型和模式基础上,对其抉择动因和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对其自身和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同方股份为案例,分析我国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显示:①同方股份分拆上市的公告反应显著为正,且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超额收益存在显著差异;②具有相同分拆概念的公司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分拆上市具有正的溢出效应;③与行业水平相较,同方股份上市前三年的财务特征总体表现为低盈利、高负债与高成长,具有很强的融资需求。鉴于此,本文认为同方股份分拆上市的动因主要是市值管理和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国有企业施行分拆上市,虽然分拆上市促进了国有企业和证券市场发展,但分拆上市存在其天生的弊端,母公司存在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的掏空动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对非整体上市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合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拆上市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的深入,对项目评估中复合期权的研究也有了很大发展。分拆上市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包含了实物复合期权,因此使得分拆本身更具价值。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分拆上市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16.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到创业板的过程分为分拆重组和上市到创业板两个阶段。分拆前后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变化说明分拆后企业总体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分拆后上市的价值创造机制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开化程度的提高、对成长型业务资产组成长价值的重估和成长型业务独立性的建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从狭义上讲,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集团公司,非上市公司)借助已拥有控制权的上市公司(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将自己的资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子公司),为满足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提高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并逐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目的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借壳上市还包括买壳上市,即具有法人资格的非上市公司先收购壳公司(即目标上市公司),获得其控股权,然后以控股股东的身份改组壳公司,  相似文献   

18.
杨旭然 《英才》2015,(2):74-75
随着上市条件的逐步放开,A股市场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扩容风暴"。注册制趋势逐渐明朗,各类企业成功登陆A股的概率大幅增加;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推进,也需要一个通畅的退出渠道。几方面因素的聚集,让分拆这个在国际资本市场并不鲜见的市值管理手段,有望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下半年以来,国内各大股指不断上冲,牛市格局初现。在资本市  相似文献   

19.
正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相互矛盾的资本运作路径,但在现实中却共同存在,如何对这一经济现象做出有效解释,学术界还鲜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从逻辑上讲,并没有单一的制度或行为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环境,制度终会与环境进行适应性耦合而产生差异甚至变迁,因此,并不能孤立地、非关联地看待整体上市或者分拆上市,而应该更多地思考和研究上市公司如何通过不同路径的相机组合来实现其财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管行业正处于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起点,行业规模增长、集中度提升、边界扩容、增值创新、科技赋能等一系列积极变化将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的商业机遇.房企开始采用分拆上市的资本运作模式剥离旗下物业板块,以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做大物业产业,但这一模式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寻.文章分析了BL物业分拆上市的地点、动因及上市前后的绩效,以期为其他分拆物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