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Kaya公式的中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Kaya公式的分析框架,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分析了能源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人均收入和人口因素对我国1978—2009年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带来了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人口对于CO2排放量的拉动作用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单位GDP能耗的持续下降对抑制CO2排放起到了持续而显著的作用,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化微弱。因此,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现有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的研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反映的是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通过建立模型,将石家庄市2000—2015年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城市环境空气中3项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等4项指标进行拟合,发现EKC曲线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倒"U"型。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环境空气中SO2和NO2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整体呈现出倒"N"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表现为"N"型。典型的EKC理论不适用于解释石家庄市PM10浓度的变化趋势。政策分析表明,石家庄市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中,迫切需要加强大气环境治理,转变经济增长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1952年至2004年的三次产业状况,根据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及HP滤波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地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一产业最小;最后揭示了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二者都互为强烈的正向影响,从而更有力地说明了加快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LMDI模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Kaya及其扩展模型将CO2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7个方面。根据1995~2009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数据,利用LMDI模型分解计算出7个因素的CO2排放量和贡献值。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江苏省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对CO2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起到负向驱动作用,人均产出和产业能源强度分别是影响CO2排放的正向和负向主导因素。降低CO2排放量,需要通过提高产业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密切,现有研究多从单一维度来衡量城市化,而忽略了城市化的多维性。基于31省2017—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首先对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发展态势不均衡,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迅速,东部和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不显著,两级分化现象逐渐削弱。(2)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相邻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相关性,逐渐向区域均衡发展的碳排放态势转变。(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以及煤炭消费量增加是驱动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区域技术水平升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应同时考虑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量与经济的关系,基于1981-2004年中国GDP、能源消费量及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氏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能源消耗量与GDP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协整关系,还存在着从GDP到能源消耗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GDP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增加1.458%.因此,在能源稀缺的条件下,应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芳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8):109-112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拱迷,本文选取吉林省1990~2006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吉林省环境库兹涅茨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均GDP与人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N"型特征.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人均废气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空气容量的角度分析环境空气中火电机组SO2实际排放量逐年的下降率与环境空气容量逐年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广州2008-2015年环境空气中SO2可排放的剩余容量,以燃煤火电SO2排放量自身平衡为条件,测算到2015年火电排放SO2量与2010年持平的情况下所允许新增火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区域在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新建火电机组容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居住建筑作为能耗使用部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对减少CO2排放量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Bottom-up评估方法对中国居住建筑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影响其排放量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指数分解分析。核算结果表明,1996~2011年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长了1.12倍,年均增长5.14%。住宅碳排放系数和平均家庭规模变化均使居住建筑排放量减少,而建筑能源强度、人均居住面积和总户数的增加对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增进作用大于减弱作用,最终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加。节约用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用能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措施对降低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应对未来的环境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国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为449074.91万吨标准煤,指数计算其GDP是765009.92亿元。利用中国有碳与无碳能源发展作为约束条件,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L.P.模型,计算证明2020年中国排放9977.05百万公吨CO2,相当于1.30公吨CO2/亿元GDP,比2005年3.02公吨CO2/亿元GDP,降低57%;届时,核电、水电及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满足电力总需求的1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997~2016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特征, 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该地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与已有研究不同, 本文技术进步指标的测算同时纳入技术投入和技术产出因素。结果表明, 各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 每增长1%, 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914%, 其次分别是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 整体技术进步实现的碳排放的减少量小于其带来的增加量, 技术进步水平并未达到使碳排放减少的程度; 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倒“U” 型的库兹涅茨曲线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Stem(2002)模型的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9-2004年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生产率提高、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降低了我国环境污染。并估算了这五要素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各自实际贡献率。这一结论对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新疆2007—2017年间经济生产总值、总能源消费(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及其能源消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产值和能源消费以及各地州能源消费和经济生产总值,采用脱钩模型(Tapio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总体相对较好,经济发展和能源排放与二氧化碳的脱钩状态较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好;三大产业总体上脱钩较好,第三产业脱钩最好;各工业部门在两阶段(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变化较大,但总体上脱钩较好的工业部门占大多数;各地州中在4个阶段内总体上脱钩状态逐渐变的更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SO2污染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Pauayotou在Grossman和Krueger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库兹涅兹假说(KEC),用来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渐转缓,并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苏浙沪地区199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出苏浙沪地区总的碳排放及单位GDP碳排放,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横向分析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行业碳排放强度及行业产出份额对苏浙沪地区整个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情况,纵向比较国民经济六大部门的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江浙沪地区的单位GDP碳排放逐步减少,碳排放的增速与GDP增速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抑制了CO2的排放,尤其工业部门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5-2003年期间6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国污染排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然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温室气体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多的国家,正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国内核电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比较核电链和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在2020年我国CO2排放量预测的基础上,量化了不同核电装机比例情况下的等效CO2减排量,并论述了其外部经济和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在2020年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核电装机比例每增加1%,年可减少等效CO2排放约1.41×10^8t,相当于5.64×10^4-11.28×10^4hm2森林年吸收CO2的量,节约外部成本约165亿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中国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需求结构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最终需求各项CO2诱发效果显著的产业主要有8个部门;②部门单位最终需求的完全排放强度主要来自中间需求的影响;③最终需求各项的CO2排放诱发效果说明:当前我国的投资和出口需求是诱发CO2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素;④解读各部门CO2排放对最终需求各项的依存度进一步说明当前我国CO2排放是投资出口依存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数据,对东部地区12个省份的CO: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且利用LMDI方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碳排放呈快速增长趋势,且不同省份之间碳排放量差异比较明显;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最关键的因子,而技术进步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抑制因素,但是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基于此,提出了减少东部地区CO: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运用边际和弹性经济分析方法,量化区域物流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影响.以揭示吉林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并对今后吉林物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