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市场上的农药问题严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状况。 一是伪造生产日期,使过期农药成为“合格品”。今年初,某县技术监督部门在该县的一农药生产企业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正通过更换产品标签的方式伪造生产日期,使过期农药重新变成“刚生产”出的“新”产品,蒙骗农民群众。执法人员将伪造完毕等待出厂的10吨农药予以封存,并依法进行了处罚。在随后对另外几家农药生产企业的突击检查中发现,几乎每家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伪造生产日期的现象。据调查,通过更换标签伪造生产日期的行为在农药行业中已经属于公开的“秘密”了。 二是逃避强制性管理。例如,50%甲基  相似文献   

2.
上期案情回顾2002年9月,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某企业正在冷藏仓库内伪造篡改库存冷饮产品的生产日期。执法人员随即赶往现场,当场查获生产日期被伪造、篡改的3000箱速冷食品。此批速冻食品的生产日期由原来的2001年11月17日,被篡改为2002年7月19日,保质期仍标注为一年。在此案的调查过程中,该企业提供了冷饮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经核实,检验报告系该企业临时伪造的。您认为此案该如何处罚,请谈谈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案情介绍】近日,福建省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台资企业生产的罐头饮料产品伪造生产日期。执法人员当即赶到该企业进行检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29日,某市质监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某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职工正将一批“久效磷乳油”农药的瓶盖拧下,依靠装盖设备重新装上新的瓶盖。旧瓶盖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7月28日”,新瓶盖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8年5月20日”。这批农药标注的是广东某农药公司的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保质期为两年。  相似文献   

5.
《质量指南》2002年第22期《案例会诊》栏目刊登的“伪造食品生产日期行政处罚案”,从案情介绍看,有两个违法事实:一是伪造产品的生产日期,因为产品的生产日期属产品标识的一部分,所以此行为应定性为伪造产品标识;此违法行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之行为。二是伪造出厂检验报告,因为检验报告是证明产品质量的主要证据,所以此行为应定性为伪造质量证明文件。该案中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省条例》)第八条第六项规定,构成伪造…  相似文献   

6.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台资企业生产的罐头饮料产品伪造生产目期。执法人员当即赶到该企业进行检查,在企业成品仓库及生产车间,执法人员查出用马口铁罐装的涉嫌伪造生产日期罐头饮料共计248万瓶,从堆放在现场的该产品标签所标注的内容得知,上述产品的实际罐装日期为2007年6月2日至10目之间,  相似文献   

7.
连日来,执法人员利用周末假日休息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外地流动送货车进行检查。在县城团结中路某个体工商户门前,查获正在交易的标注外地车牌流动送货车2辆,当场查获标称深圳某厂生产的张贴伪造国家信息产业部入网证电话机47台,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手机皮套560只;查获南宁市大沙田某厂伪造生产日期软饮料98件,总货值5000多元。上思县查获伪造进网证、伪造生产日期产品一批$上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黄振初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据了解,这次整治的重点是农药、化肥,农药以复配制剂为主,化肥以复混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含氨基酸叶面肥料等新型肥料为主。整治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有:制售有效含量不足的农药和化肥违法行为;销售过期失效农药违法行为;制售杀虫脒等国家明令淘汰的农药违法行为: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复混肥违法行为;计量欺诈违法行为;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违法行为;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违法行为;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违法行为。农资打假锁定目标重点是农药和化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但执法者查获的一起假农药案却让人吃惊,造假者竟是某农学院植保系下属的植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法人员接举报后立即赶往可疑地点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共有3个存放农药的仓库,面积共约1500平方米。其中有两个仓库装满数十个品种的农药。另一个则是加工车间,生产设备极其简陋,四周散乱地堆放着生产日期标注为1996年至2000年的过期或即将过期的农药,有的生产日期已被更改。新印好的若干标签、商标以及涂改日期的刷子摆放一地,4名工人正紧张地进行着翻包和涂改工作。经查,这3个仓…  相似文献   

10.
近日,根据群众举报,甲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甲区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乙食品生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在该公司成品仓库内发现生产日期标注为2008年1月1日、2008年1月2日和2008年1月3日的牛奶共2500箱。乙公司涉嫌伪造生产日期,执法人员当场对涉案产品就地封存,并进行了抽样。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其内在产品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一些茶楼酒店向顾客提供的湿毛巾是一些“三无产品”的不洁湿毛巾,用之,容易招来疾病。如何识别不洁湿毛巾:一是看包装。湿毛巾的外包装必须印有生产厂家的详细厂名、厂址及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核发的卫生许可证证号。而那些只印“XX公司”“XX厂”生产,没有详细地址的湿纸巾往往是地下工厂生产的,印在包装袋上的规范标识应该是:“XXXX年X卫用准XXXX号”,消费者可以通过看卫生许可证前面的年分来看厂家的卫生许可证三年有效期有没有过期。二看生产日期。正规湿毛巾产品的生产日期是必须在包装纸上标明的,而“三…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湖南省质量技监局扣押的产品中,发现有的食品过期两年多仍然在销售,有的已经霉变,有的无生产日期,有的生产日期标注模糊不清,可以说是欺骗手段五花八门。一包标注为2003年3月15日生产的"法国风味"牛排汉堡,包装上不但没有生产厂家,连生产日期也是提前两天标注,这可能吗?外包装上看不出异常,一打开才发现里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妆用品,品种繁多,良若不齐,令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时犯了难,无所适从。一些“无证”、过期失效、假冒伪劣品,确实使有些使用者身受其害。选购时请注意以下几点:(一)选购的具体规定要求选购时,以最小出售单位(袋、瓶、盒)查看商品标签规定内容。要求必须标明10项内容:①注册商标(或有“③”标志);②名称;③净含量(克或毫升),符号为g和ml;①生产许可证号(XK和9位数字组成);⑤卫生许可证号;⑥产品质量标准代号,⑦保质期(一般为2年);⑧生产日期(有的企业把保质期合为“生产日期”和“最终使用日期…  相似文献   

14.
产品标签,是对消费者的明示担保,保质期是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承诺。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根据食用标签通用标准规定,标签上的食用产品生产日期标注顺序应为年、月、日,而有些厂家却用模糊标注法,导致消费者可能误食变质食品。有的厂商甚至伪造篡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许多人都相信“病从口入”这个理,但由于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合格所造成的不安全隐患大多数肉眼看不到,不会立竿见影,所以遇到这  相似文献   

15.
方便面是外出旅行和家庭常用的方便食品之一,那么,如何选购方便面呢?一、首选名牌产品因为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可以放心购买。二、看生产日期尽量购买近期生产的产品。接近或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会变质,如食用过期产品极可能引起呕吐、腹泻。三、看包装是否精美名牌企业多采用自动包装机包装,而造假商贩为降低成本,都是在极简陋的条件下采用手工包装,因此决不能购买包装破损的方便面。方便面选购123$《质量时刊》  相似文献   

16.
【案情】浙江省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因场地改造,于2011年5月15日起停产,并向杭州市质监局江干分局递交了停产报告。2011年7月2日,江干分局执法人员在对该公司进行生产许可证审查现场考核时,发现该公司仓库存有大量生产日期为2011年6月24日的产品和未标注生产日期的食品。经调查得知,仓库内所有库存产品均是该公司在2011年5月15日停产之前生产的,当时均未标注生产日期。公司停产后,有订单时便标注当天的生产日期发货。经现场检查和查看该公司生产清单、送货单确认,该公司涉案的伪造和未标注生产日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日,山东东明县质监局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馒头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馒头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添加物质的使用情况,产品生产日期标注情况,有无使用过期馒头回收作为原料再生产的现象。检查中未发现企业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10年前的“冠生园月饼”事件,到近期的“染色馒头”.深圳“集昧佳”改换生产日期事件,过期食品人人喊打但又屡打不绝,原因何在?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调查发现,多重因素造成了目前的过期食品监管困境。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休闲类食品堪称过期食品中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9.
最近,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某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职工正把一批"久效磷乳油"农药的瓶盖拧下,依靠装盖设备重新装上新的瓶盖.旧瓶盖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3年7月28日",新瓶盖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4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顾】《监督与选择》杂志2008年1、2月合刊"案例探讨"栏目刊登的《生产日期比实际灌装日期推后标注能否认定为伪造生产日期》一文,执法人员在处理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可认定为伪造生产日期,应依据《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第六条规定予以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认定该行为属伪造生产日期的法律依据不足,不宜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