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中国的保险业,自1835年英国商人在广州设立保险公司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为止,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的民营保险业是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兴起的,自1914年至1949年的30多年,是中国早期保险从业者艰苦奋斗的历史,主要的是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曲折斗争的历史。了解那个年代华洋保险公司之间较量的情况,能使我们得到一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收获。1876年以前,清政府为了维持其封建统治,顽固坚持自我封闭政策,不准设立保险公司,保险纯系西洋舶来品。后来中国的新式商人不满利权外…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保险市场,世界的一块宝地 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早在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登陆上海时就已拉开了序幕.只是此后9年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入境受到许多限制,能有幸进入中国市场的只有26家外资公司和2家外资中介机构.其他外资保险公司不得不在门外仰天长叹.当中国正式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便迫不及待地蜂拥挤向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就在中国入世的第一天,就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年末岁首之际,从权威部门传出消息,又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2家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据悉,尚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这一大批公司可以说无时不在做着抢占中国保险市场的美梦.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银行保险公司是银保合作深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各大银行开始掀起一股综合经营的浪潮,并且将进入保险业作为搭建金融集团公司架构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相继成立或酝酿成立银行保险公司。文章对银行保险的资本联姻方式在国外的实践进行了评析,并展望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姚飞 《中国金融》2003,(3):48-50
当前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几个主要特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就是建国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保险业是在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内市场中恢复和发展的。直到1992年,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营业机构在上海设立,揭开了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石小航 《上海保险》2006,(11):61-64,44
一、引言 2004年6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向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责任保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在社会法制化进程加速和入世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险经营内容开始从车辆险、企财险、工程险等传统险种向公众责任险、职业责任险等新领域拓展,旨在拓展中调整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以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险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险费收入增长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保险费收入增长模型简介 本文将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中国从1980年到1998年影响保费收入的几个因素,再据此引申,对保险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提出要“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这个口号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首先 ,与世界保险业相比 ,中国保险业的地位太弱小。中国的GDP占世界排名的第六位 ,但中国的保费总规模仅占世界排名的第十三位 ,总保费的规模不到世界总保费规模的 2 %。从保险密度看 ,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14.
江帆 《中国外资》2002,(11):50-52
<正>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2002年世界华人论坛”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冯晓增发表演讲时表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保险业将不断加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并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他说,外资和中外合资公司的保费收入从1992年的29.5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33.29亿元,占中国市场份额1.58%。 由此可见,中国保险业开门的速度正在逐级加快。那么,外资保险又在乘势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万云 《中国外资》2000,(8):26-28,30
<正> 今年5月19日,中欧WTO协议签字后,来自欧盟方面的消息称,中国在保险方面坚持在合资寿险公司中,外方所占股权不得超过50%。这在中美、中欧谈判中,也是双方谈得比较艰苦的一点,一直在50%和51%上来回拉锯。这次欧盟虽未突破这条底线,但关于中国在加入WTO前将向欧盟发放“7张保险业执照”的消息仍令所有欧盟成员国的保险公司兴奋不已,也令美国的保险公司大喝“酸醋”。此后,欧美保险公司的总裁们频频来华,既希望亲耳确认,也借此为拿到执照造势,同时再次阐明本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特别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中国寿险业如快马飞奔时,突然有人大声呼喊前面发现险情,前进时要特别当心。或许寿险业的人士都不太相信,连续6年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的寿险会有什么危机。然而,实实在在地说,中国寿险业眼前正步入荆棘地带。  相似文献   

17.
保险精算师在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偿付能力管理、资产负债的匹配以及其他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精算师的工作。据了解,自1982年我国恢复办理寿险业务后,精算事业便伴随着保险事业一起成长。1988年,国内正式引入精算的学历教育,1993年开始编制寿险业经验生命表,于199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寿险精算提供了基础数据。1997年开始设计精算报告制度和精算师资格认可制度。1997年开始精算师资格考试。2003年寿险业经验生命表的修订工作正式启动,计划于2006年完成。  相似文献   

18.
孙芙蓉 《中国金融》2005,(22):55-56
经常见到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消息,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保险业在国外的发展情形又如何呢?这里.记者要介绍的就是中国保险业设在海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业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险公司充实资本金的现实途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