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整体和不同院校各自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现状及成因剖析,并从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制造业.这些外资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先从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现状入手,进而构建理论模型,并选取1997-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利用FDI进行服务业的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FDI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作用,并且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效应来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的,现阶段研发费用对于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为生产者提供服务"这一本来意义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状况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生产者服务分配结构的总体趋势是第三产业占用比重趋于上升,第一、第二产业趋于下降;服务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后向带动作用和前向推动作用总体上均比较弱.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在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历史必然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专业结构现状、现有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度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该院专业结构发展规划提出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服务业日益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和赢得国家综合国力的制高点。这一过程的决定因素是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据投入产出表,创造性地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技术((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通过分析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数据变化来分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推动服务业增长的各种因素,得出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并对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第三产业整体结构与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在第三产业整体结构演变规律性与全国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内部结构变动近年来呈现加速的趋势,且变动速度较全国稍快.应加强对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发展的宏观引导,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的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呈现出与工业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主要立足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观点,从多个理论视角进行分析来强化这一互动观点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来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结构呈现出动态的、多样化的特点,产业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系是相对的、动态的、弹性的.我国目前教育结构模式存在结构失衡、轻重不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创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协调发展的自动调节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结构运行机制,建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动态的教育效果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关系存在三种假说: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融合论。利用长三角16城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融合论"并不成立。要实现长三角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采取措施构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两个角度考虑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度量: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H);三次产业中各增加值比重变化与就业人数比重变化,以此定义一个产业结构优化度(RO).选取金融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M2/GDP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建立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贡献模型及间接贡献模型.模型结果得出:金融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每变化1个单位,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将同向变化1.366个单位;金融相关比率每变化1个单位,产业结构优化度将反向(最优优化度方向)变化0.624个单位,当金融相关比率达到2.5时,产业结构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溢出效应,并基于不同要素密集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FDI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的正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不显著。(2)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前向正溢出效应最强,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生微弱的后向正溢出效应。(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正溢出效应,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地区与之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生后向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双变量局域自相关和阀值法,对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进行分析发现:首先,总体上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性不明显,但信息、科技、物流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其次,中关村科学城、酒仙桥及其周边街区、天竺空港经济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主要共同集聚区。最后,结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突出,其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从产业关联、行业异质性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和制造业行业的关联性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作用还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浙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浙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江苏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的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了新的趋势,这些新的趋势为我省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背景下,分析我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产者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领域分离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国际分工的演进脉络,论述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我国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生产者服务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的外部环境优化,进而促进内部服务业外部化;加强研发、营销环节的发展,促进企业的竞争战略由综合竞争力向核心竞争力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运用就业弹性方法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强,就业增长空间较大;内部各行业对就业也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各行业对就业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解决湖南省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199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外商直接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结构的综合水平及其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渐提升,外资项目平均规模也有所增加,但三者协同发展质量总体较低且无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外资项目平均规模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结构对三者协同发展的边际正效应逐渐减弱;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结构优化对系统的正向效应,有利于减缓外资项目平均规模提升对系统耦合的负面效应;此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结构能够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系统耦合的正效应,但并未有效缓解外商直接投资对系统协同发展产生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