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这一原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久前,读了洪远朋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积累的几个问题》一文,文中谈到,积累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除积累外,扩大再生产还有其它源泉。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与洪远朋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正>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还是主要源泉?争执的焦点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坚持的是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还是另外还有其它源泉(对这两种看法,以下简称唯一源泉论和主要源泉论)。我认为,马克思坚持的是唯一源泉论。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过程的考察中,提出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概念,他的简单定义是:积累就是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研究》1981年第10期发表了简新华同志的《积累到底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一文,对洪远朋同志和我就这个问题发表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读了以后很为高兴。略感遗憾的是,简文没有涉及洪远朋同志和我就这个问题争论的全部文章,否则,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能要更深入一些。尽管如此,简文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是有进一步研究的价  相似文献   

4.
剩余产品是不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这是关系到马克思再生产基本原理的两个理论问题。对这两个“唯一源泉”的认识,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某些同志怕“压积累,下基建,无法扩大再生产”。这种思想,在我国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长期以来“重基建,轻生产”,“重新建,轻改造”的“左”的思想的流毒。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但是否唯一的源泉?生产规模的扩大,除了以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累外,是否还存在可以挖掘的某些因素?弄清这一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同志认为,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在这里,我想谈一点粗浅意见。一主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应当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同志(下简称“肯定者”)认为,斯大林表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整个社会需要”,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则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一部分,所以,扩大再生产需要应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斯大林所说的“整个社会需要”,能作这样的理解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在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上,似觉应该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 一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不仅限于积累的扩大再生产,而且适用于非积累的扩大再生产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在讨论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我想如果把  相似文献   

8.
关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具有现实意义。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各个不同源泉及其相互关系,是促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的问题,对于积累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我认为还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认识:一  相似文献   

9.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上刊登的张朝尊同志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内涵”),觉得这的确是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我也愿意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研究。一如何理解斯大林同志的表述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如何理解斯大林的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第一,斯大林对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克思在分析再生产问题时,着重分析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即I(v+m)和IIc的关系,提出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相互关系的著名公式,即I(v+m)>IIc (1)我国经济学界在学习和讨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对上述公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二种看法,认为这还只是扩大再生产具备了可能性,“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1.
<正> 《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上发表了孙冶方同志的题为《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对斯大林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首先冲破传统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既受启发,又有疑问。现就所有制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孙冶方同志不赞成斯大林同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列为生产关系中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根据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没有列上所有制;二  相似文献   

12.
《经济问题》1982年第8期载陈昕同志《马克思并没有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正确地指出把“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连在一起讲的是斯大林。但是作者认为斯大林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是不对的。本文谈点不同看法,和陈昕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 《经济研究》1980年第2期上巫继学、许兴亚、陆立军《关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对欧阳胜同志《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平衡》一文提出的不同意见,我认为基本上是正确的。这里,再补充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关键问题。有的同志从折旧基金的经济实质上分析,认为折旧基金在用于简单再生产的同时,也可用于扩大再生产,因为折旧基金不仅作为一种补偿性质的基金存在,而且也作为一种积累性质的基金存在。另有的同志则认为,折旧基金既属于二种补偿性质的基金,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见《经济管理》一九七九年第二期田椿生和田江海、梁文森同志的两篇文章) 那么,折旧基金究竟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还是简单再生产好呢?在实际工作中,是用于基建还是更新,重置还是改造呢?  相似文献   

15.
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指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一项基本原理。有些同志不同意斯大林的这一说法,认为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看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普遍适用的原理是没有根据的。他们或者从根本上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原理,或者认为这一原理只适用于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再生产。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里先从前一种看法说起。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研究》1979年第11期发表了鲁济典同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下称鲁文),第12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下称朱文),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持否定态度。现在谈一些不同的看法。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和列宁的图式鲁文说“论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这个论点的,有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这指的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列宁对这个图式的说明是大家熟知的。他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图式后指出:“从上面  相似文献   

17.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6期欧阳胜同志《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平衡》一文,很受启发。但对文中关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的表述,我们有一些不同意见,兹略述如下。一欧阳胜同志提出的两个公式能使两部类生产平衡发展吗? 欧阳胜同志在第一节提出了使扩大再生产平衡发展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读了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颇受启发。孙冶方同志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斯大林把流通排斥在政治经济学对象之外,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独立出来,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之一,都是有问题的,大有讨论的余地。”在对斯大林的定义和恩格斯的定义作了比较之后,孙冶方同志强调指出,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 罗季荣同志在《经济研究》1984年第12期发表的《论技术进步与内涵扩大再生产》一文指出“应该坚持用技术进步作为根本标志来区分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认为“增加投资但采用传统技术,应归入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增加投资又采用先进技术,则应归属内涵扩大再生产,或称之为资金密集型(积累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对此,我有两点质疑。  相似文献   

20.
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没有积累(包括生产资料积累和消费资料积累),这个国家在这个时期内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现在我们进一步问:积累率(积累同国民收入的比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如以国民收入指标来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率就是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之间有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如有,是一种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在我国,这个问题过去不大引人注意,没有经过很好地研究,所以还说不清楚。但是,这个问题却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搞不清楚,在长期计划中安排的经济增长率,就很可能带有盲目性;经济发展资金到底够不够,如不够,差多少,恐怕也难免心中无数。这种情况,对于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显然是不利的。本文拟对我国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数量关系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