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宏观经济研究》2006,(4):I0001-I0004
“十五”期间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上海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20世纪90年代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步、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的步伐,未来几年,上海将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以及铁路、公路网络,深化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和物流政策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早日把上海建设成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  相似文献   

3.
国内一些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思维和观念,颇具活力,对北京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与产业空间发展战略将有不少启发。(一)调整空间布局支持城市地位全面提升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已形成了明确的产业目标和与之相配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999年版的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定位,还提出“城郊并进,增强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金融业建设将举足轻重。因此,研究广州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明确与香港、上海国际和全国金融中心的相互关系,是广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步骤。一、广州建立金融中心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上海沿着20世纪90年代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筹划新世纪发展的奠基性的中长期计划。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东北亚国航运中心的重要批示,中央已经明确上海要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南岸的国际性金融、经济、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在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下,总体上判断“十五”计划的实施与以往五年计划的实施有很大的不同。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要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实施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战略;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环境下,处理和解决上海前进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中,实现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机制加快转变的过程中,指导上海的改革和建设实际。为此,“十五”期间,上海将在系统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战略,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发挥城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主线,着力研究和解决事关“十五”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现在,我们就上海“十五”计划实施中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谈八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金融中心之间的国际竞争极为激烈,而全球金融危机将加速其格局的改变。美国和欧盟的金融市场仍旧提供着全球近四分之三的金融服务,但危机之后。它们在许多市场领域的活动都明显萎缩了。新兴金融市场,尤其是亚洲.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增长,并且开始加速它们对传统金融中心的追赶步伐。北京、首尔、深圳、上海和迪拜等新兴金融中心自2007年以来国际排名迅速提高,在竞争力水平方面,首尔上升了42%,北京27%,孟买22%,上海16%。关于金融中心的未来竞争态势,我们总结出了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由于既有的市场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等传统全球金融中心在危机后仍是全球金融的集聚地;第二,长期来看,新兴金融中心可能在建设市场环境的规模和广度方面取得成功,从而进入全球金融中心的第一集团,而此次危机可能加速这一趋势;第三,地区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可能会寄希望于市场参与者与政策制定者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国内市场,然而这种优势很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第四,良好的监管体系是金融中心的重要竞争优势,那些不遵循国际监管规则的金融中心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政治压力和指责。  相似文献   

7.
全球城市具有较强的全球经济控制力、资源支配力和科技创新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总结全球城市中心功能的基础上,以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全球城市为切入点,本文研究了全球城市中心功能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上海与全球城市的差距,提出上海应该借鉴全球城市中心功能建设的成功经验实施“五大战略”,将上海建设成为与中国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8.
陆瑶 《经济前沿》2004,(11):22-24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上海4大新兴产业之一。今后5年内,上海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也将成为国内外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集聚中心,并积聚更为强大的辐射能量。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阐述上海港口发展与国际化的关系,以及上海发展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的金融中心,这点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但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一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则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周详的战略。本文拟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行论证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解释金融中心的含义;第二部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进行说明;接下来的第三部分列出了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具体的对策。1什么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即金融…  相似文献   

10.
以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引领上海经济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林 《江南论坛》2009,(10):20-22
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意见的发布,给上海跨越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重大契机。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以国家层面政策突破和地方层面环境营造为重点,加快扩大高端服务业发展规模,全面提升高端服务业集聚辐射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地理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充分结合了信息时代背景,强调信息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不对称信息”、“非标准化信息”与“信息腹地”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国内学者应用该理论对国内几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竞争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尤其是上海和北京的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陈继红  真虹 《江南论坛》2009,(12):17-1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临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以长三角港口为依托,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确定的国家战略。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几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长三角地区港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疆区域金融中心是发展新疆区域金融、带动新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新疆向西开放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也是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要求。本文借助新疆金融中心构建条件——金融生态环境、城市影响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对新疆各地州区域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遴选出新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地域;结合建设地域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新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应采取"一主多辅"的模式,即除新疆区域金融的核心乌鲁木齐以外,还应建设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个次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金融产业已初具规模。中共十四大明确将上海建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定为国家战略,以期通过上海金融建设,达到促进国内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香港是中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基本法明确规定97年后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曾经在二、三十年代是远东最大金融中心的上海,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前几年直到最近,广州、深圳都宣称要建成地区性金融中心。本文准备着重剖析香  相似文献   

16.
近半个世纪以前,著名的上海外滩地区在北起苏州河,南至金陵东路,东临黄浦江,西到河南中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仅银行大楼就有113幢之多,汇聚了英、法、美、德、日、俄、荷、比等国的金融机构180多家,从而奠定了上海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 今天,当上海正逐步迈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三大中心宏伟目标之时,不仅仅是当年这条曾享誉一时的“远东华尔街”将重现昔日风采,在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还迅速崛起了一个全新的金融贸易区,160幢现代化金融贸易大楼拔地而起,数十家中外金融机构已驻足云集。 更为重要的是,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允许外资银行在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在上海率先打破了建国以来中资银行对人民币业务的长期垄断地位,和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去年金融改革的两大“手笔”,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一项实质性举措,在上海金融界乃至全国金融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也揭开了上海金融业国际化竞争的序幕。 外资银行已奏响“东进序曲”  相似文献   

17.
《经济咨询》2005,(5):1-1
根据上海最近确定的“十一五”国企发展战略规划,上海将通过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上海经济整体素质,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最大限度取代资源财富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立军  朱海就 《经济地理》2004,24(6):753-757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银行业开展“碳金融”业务不仅可以推动经营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临港新城的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结合上海临港新城地处中国(上海)自有贸易实验区,在调研了该地区消费品发展的现状、消费品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上海临港新城的临港大学城及居民消费品区域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