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秦玉伟 《消费导刊》2009,(11):139-139
隐私权作为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理应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但我国宪法尚未明确将其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得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缺乏宪法基础。而实践中,各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隐私权的范围、隐私权的限制以及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法治水平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公民对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公权力尤其是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对公民的隐私权侵犯的事件经常发生,国家公权力应该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的法制进程当中国家权利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分析目前刑事侦查中侵犯隐私权的实际情况,来探讨我国刑事侦查中隐私权的保护的不足及完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科技突飞猛进,传统法律标准已不能防范政府对公民的窥视与窃听,以物理侵入作为判断搜查的标准已不能切实保护公民权益,例如:热能成像仪技术、DNA侦查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等。所以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扩大了对公民隐私权保障的范围,这也是宪法针对政府利用高科技侦查手段对公民隐私权迫害的调整。本文以政府侦查技术的提高为视角,论述了由此对公民隐私权保障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和文明程度。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显然不足,同其他国家相比在隐私权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肉搜索”一词逐渐产生,由此引发的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几年,社会各界对于“人肉搜索”褒贬不一,对于公民随私权的保护也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针对“人肉搜索”下的公民隐私权受到的影响,提出了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宋卉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230-230,232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自身权利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进一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逐步被提上日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隐私权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原理阶层,缺乏可操作性,使这项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也成了现代法治建设一个巨大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完善此项权利,使其成为公民基本的宪法性的权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是隐私权。由于我国有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的缺失,造成了我国公民的维权困难。因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社会现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进步,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开放性、自由性和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的生活方式、崭新的生活体验和巨大商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网络虚拟空间的个人隐私权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保护屏障一旦失去,个人数据的搜集与再利用将变得更加容易,网络隐私被窃取和曝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其给当事人造成的困扰和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既关联道德伦理,也涉及法律问题,故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成为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耿林林 《商》2012,(20):118-118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隐私权进行了简单介绍,笔者通过对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的阐释,对隐私权的保护,尤其是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商》2014,(23):207-208
网络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十年前尚能有人在网络面前独善其身、宣称自己可以“无网而生”,那么在网络几乎全面浸入人类社会从生产到生活的所有环节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完全与网络没有关联,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与此相对,网络在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案例,网络环境下的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透明化时代,透明的界限背后蕴藏着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公共利益与公民隐私权的博弈。在网络时代,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棘于的难题。谁来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公民的信息安全当然要靠人们自己去保护。一方面,人们需要有知情权,需要网络监控与曝光来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需要在这个无处可藏的世界之中,保障我们权利,呵护我们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际手段、传播媒介愈来愈现代化,对隐私权的关注日益突出,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社会知名度、关注度、号召力都不是普通公民所有的,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也就有了探究的必要。本文首先对公众人物、隐私权做了概述,继而探究了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和保护,最后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权与救济做了论述,从而形成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较详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是文明社会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保证,需要最大化的保护,表达自由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必要的保障。人们在关注对自己隐私权的保护的同时,经常存在隐私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本文以阐述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涵义为起点,深入分析了表达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信息搜寻方式,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作用,是公民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客观上能够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权。当隐私遭遇人肉搜索时,首先应当明确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及其运作方式,方能给予人肉搜索恰如其分的法律定位。宪政实践表明,运用宪法解释方法能使隐私权和言论自由均能够得到充分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2)
公众人物作为自然人毫无疑问享有人格权,其隐私权也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使他们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了解以及与公众知情权关系的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保护的方案,旨在促进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获得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从福建厦门一台资企业女工在公司办公楼如厕时,意外发现马桶后边安装用于偷拍的针孔摄像机,到广州市年轻女性热买反偷窥的"探测狗",引起了国内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公民隐私权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公民隐私权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隐私权的案件开始上升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自2000年至今,我国立案审理涉及到公民隐私权或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3)
随着社会科技以及经济的发展,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成为了逐渐受人关注的话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隐私权利的保护,使得隐私权逐步成为了很重要的独立的人格权利当中的一种。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界定对于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和大众之间的知情权的冲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公众人物是否存在,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范围是多大,从法律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已经称为必要且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之一。前言目前为止,我国仍无任何法律对公众人物作出明确界定。我认为,公众人物应该同时具有一定范围内被广泛知晓和关注以及其言行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两个特征。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也同样缺乏相关法律进行界定和具体定义。下文我们将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20.
徐猛 《电子商务》2011,(2):36-37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日益展现其重要作用,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传统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隐私、隐私权、网络时代隐私权的新发展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电子商务中隐私保护的可行方案构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