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07,(5):7-7
吉林高新区YAG激光毛化项目落户;大连高新区启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孵化器;鞍山高新区14个项目“上马”;长春高新区中韩光电子产业合作示范项目落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大部分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众多的老工业基地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前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兴建起来的,苏联为我们输送了大部分的主要设备,为我们培训了大量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1.关于深化政府改革,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问题。组织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坚持把振兴工业放在首位
  我区改革开放前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04亿元,30年仅增长了50亿元,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到2008年达到7761.8亿元,到2015年突破1.8万亿元,初步测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相对于我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综合实力较弱、基础较差,因此在我区东部五盟市和一批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全面振兴伟大事业中,工业的振兴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必须把振兴工业放在首位,不断推动工业总量做大、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现在“去工业化”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多,认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稳定、二产下降、三产提高,经济结构就调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提高了,这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或者是某些地区是合乎发展规律的,但是对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区而言有些片面。实际上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工业的发展,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使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工业利润水平的提高来保障,没有工业服务业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6.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面前,在辽宁部分工业城市探索城市转型的压力下,如何保护、转化工业遗产,发展辽宁工业遗产旅游,成为辽宁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状,探讨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黄英婉 《中国经贸》2008,(22):46-47
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个良好创新环境的支撑。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自主创新环境的分析,将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旭明 《湖北经济》2002,(10):34-35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业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高翔宇 《辽宁经济》2005,(12):38-38
国际公关巨头万博宣伟业亚太区总裁白睿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振兴东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个国家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在获取国限声誉方面也相对困难,比如外国人熟悉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但很可能没听过东北,因此,东北有必要的重塑自我形象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港口经济》2009,(7):62-62
九江城区临港工业基地位于《九江港总体规划》中城区港区的东部,园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目前纵横交错的园区路网格局已经形成,水电气及排污管网已铺设到位,码头、污水处理厂和电网工程正加快建设,共落实亿元以上项目17个。九江市把启动项目建设“300天行动计划”作为加快城区港区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力争今年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建设6条区内道路、5个5000吨级长江深水码头和新港基地污水处理厂(一期),启动姑塘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及配电工程建设。同时力争在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开工亿元项目3个,投产亿元项目7个,实现税收6000万元,使城东临港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年底取得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吸取国外产业衰落区域治理的教训,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早安排、早实施,如果时间拖延越长,政府的投入越大,投资的效果就越差。2004年以来  相似文献   

13.
何波 《辽宁经济》2005,(2):18-18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重要举措的成功实施既要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也要依靠老工业地区自身潜力的挖掘。老工业基地大多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能否保证充足且成本适中的资金供给将关系到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败。因此,有必要针对老工业基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陕西工业新起点 2009年6月10日上午,西安城北,泾渭新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在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举行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奠基暨首批项目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因此,研究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一是传统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二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多重循环。应该说,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吸取了第一种模式的教训,但仍没有跳出第二种模式的路子。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8.7%,发展势头至今不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也留下两大遗憾: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个世界性难题引人注目地摆在我们面前。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等,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表明了中国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是指那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投入较多而形成较大工业规模的城市。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正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已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所称的“问题地区”。因此,促进这类“问题地区”的振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和完善区域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融资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环节。从目前情况看,国家财力所提供的技术改造国债贴息贷款数额有限,地方政府财力也不足,仅靠民营资本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地区现存的问题。因此,利用外资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跨国并购进行改组改造,加速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助老工业基地展翅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发展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和装备老化、企业管理落后,导致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形成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老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大市乃至全国的工业集约重镇,曾经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过辉煌的贡献。随着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工业基地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许多方面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业基地以及老工业基地今后发展的路子该如何走,确实应该选择好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