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通过对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的研究,探索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的关键问题,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元圣 《发展》2015,(1):46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绿色建筑推进行动,如果能够抢抓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机遇,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张掖必能加快生态建设,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建设品质,从而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城镇化建设之路。一、张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近年来,张掖市立足"一山一水一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高校景观空间环境中重要的构景元素。校园各景观空间的用途不同,空间中景观植物装饰艺术的形式也不一样。在对校园道路空间、建筑外围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中的景观植物装饰艺术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装饰艺术的魅力,才能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校园景观的审美需求,提高校园景观环境的整体质量和校园公众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用建筑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一种人造空间,最早的建筑雏形是原始部落的窝棚,安全成了第一需求,只要能躲避风雨虫兽的袭击,能“庇天下寒士”就足够了。可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现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地需求一种“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精神性物质载体。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当下建筑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杨玥馨 《魅力中国》2010,(7X):222-222
建筑的本原是为人,而人真正需要的是空间。本文论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中,人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构成了客观物质和环境的各种元素(如:空间形态、色彩、光,景观以及家具摆设和花草树木等)的特性,创造出符合功能使用要求,切实体现人的空间感受和审美趋向的环境气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保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在建筑业崭露头角,它在减小对环境资源的压力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文章从低碳理念出发,简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实施绿色施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即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建筑施工阶段对环境的破坏最为直接和严重。本文立足于绿色施工技术,从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保护环境五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进而提高人们的绿色施工意识,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4月11日至14日,在山城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建设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建筑"为主题,吸引了16万人次到场参观.绿色建筑,再次成为专家和市民共同探讨和关注的热点. 绿色建筑,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Green Buildings,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Our Life 什么是绿色建筑? 重庆市城乡建委总工程师吴波介绍:绿色建筑不是建筑周边做一点绿化,种点树就是绿色建筑.真正的绿色建筑,是在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并且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使用的生活空间,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跟未来的健康、环保、安全、舒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娜  田明 《魅力中国》2010,(6):371-371
如今,地球环境问题在唿剧恶化,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和绿地的减少,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因此,保护和改善环境愈发重要。另一方面,城市居住环境倾向于高密度,而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解决以上矛盾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绿化。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包装”建筑的有效办法,是建筑与绿化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是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完美结合和充分发挥的产物。对改善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日重庆》2011,(10):72-73
柏联精品酒店柏联精品酒店专注于健康养生、休闲度假,致力于带给人们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贴近自然的绿色生活,呈现低调的奢华。大师设计,打造出个性非凡私人空间,强调舒适、私密,营造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的花园环境。高品质的配套设施和体贴入微的24小时私人管家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体现品牌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孙盛欢 《中国招标》2022,(11):129-131
绿色建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以降低能耗、环境友好为核心内涵,为人们打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对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也在逐步进行。本文首先阐述绿色建筑的概念及造价预算的原则,分析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难点,并详细提出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为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提供解决方案,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的主要方式是: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室内环境等,从而能够起到对我国环境的促进保护作用,绿色建筑的推行,对我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越来越受到我国极大的关注。绝大多数推行绿色建筑的投资者,在对绿色建筑进行投资他们只能看到当前对绿色建筑投资量越来越多,而导致绿色建筑很难推广开来,其实这些投资者都忽略了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长远效益,仅仅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影响着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本文就是基于全寿命周期对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08,(12):54-55
新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建筑智能化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网络化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汽车、飞机成为移动的建筑;家庭办公和小型办公(SO-HO)流行;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商务运作的空间;电子化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情感”二字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用皋表达建筑,表达空间。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建筑空间中的情感因素很多,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空间内人体尺度和人文尺度这两大方面,只有把握好这种尺度,空间才会有情感,才会和谐,才会丰富。  相似文献   

15.
刘明 《魅力中国》2009,(9):23-23
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美的再现和空是艺术的展示,这些园林美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和构成景观的空间环境中。而园林景观的表现依赖于空间环境的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挑战,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绿色建筑概念适时提出:即利用生态的办法创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以舒适和健康为理念,不仅不增加投资,还能够有效的减少运行的费用,而且更节能。因此,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结构内的资源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是高校的核心及标志,当代的图书馆建筑,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做到创造令人满意的当代建筑环境,同时还要具备满足各种需要和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的软空间环境,文章从设计、建造与运营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建造合理的、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高校图书馆环境,创造人性化、舒适的校园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住宅的价值     
张靖靖 《走向世界》2008,(8):I0010-I0010
宅者,安身之所。古往今来,拥有称心如意的住宅一直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从物质层面的“住得下、分得开”,发展到住宅功能、居住环境品质、物业管理水平、聚居人群的选择、建筑文化的层次等人文精神需求的层面上。因此,人性化空间环境的设计和人文精神的融入,  相似文献   

19.
当代壁画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公共环境中的视觉艺术,当代壁画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门类的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相较于传统壁画,当代壁画的形式、内容、材质、色彩等方面不尽相同,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与多元化的功能,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再创造。当代壁画家要努力扩展壁画艺术的感染力,将壁画与人们的沟通作为目标,促进社会进步并适应环境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