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3,(7):18-18
国务院: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等信贷需求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要求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会议确定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12,(3):154-154
日前,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部召开了研究全面落实差别化房贷政策的座谈会,会上,四大行共同提出,将切实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合理权衡定价,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原则合理定价首套房贷款利率.但首套房首付比例仍然执行30%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有利提振信心,实际影响有限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研究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改进住房金融服务有关工作。央行要求各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在神经高度敏感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市场产生无限遐想,央行此次表态被解读为救市、托市,地产股也跟着一片飘红。近来,"房贷难、房贷慢、房贷贵"  相似文献   

4.
声音     
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向西部倾斜。——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5.
MBS再上路     
正重启的MBS充满诱惑力,但远水解不了房地产的近渴10月16日,华夏银行对外宣布其房贷新政的细则,同时表态将积极争取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多项措施筹集资金,用于增加首套自住性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的投放。此前,央行、银监会于9月30日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除了放松对与自住需求密切相关的房贷政策,另一项重要内容即是鼓励银行通过发行MBS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筹集资金以增加贷款投放。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对目前购房仍然持谨慎的态度。开发商降价促销是为为保证销量,楼市并未回暖。春季往往酝酿着希望,处于调控大环境下的楼市更是如此。春节刚过,便迎来了2012年首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首套房贷松绑,楼市似乎又有回暖的趋势。随着一季度房贷政策的相对宽松、多数银行首套房利率回复至基准水平,对刚需买家来说已算是一个利好。而这对于商家  相似文献   

7.
闻之 《上海房地》2014,(11):10-11
央行、银监会9月30日下发通知,对我国房贷政策作出调整,其中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利率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楼市近期一片唱衰的景象,央行在日前召开的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上要求,银行要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的贷款要求、合理确定首套房贷利率水平、及时审批和发放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多家银行表示支持,但首套房贷利率并未现明显松动。  相似文献   

9.
萧琴 《楼市》2011,(11):56-58
正值购房者犯迷惑之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相关负责人在某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银监会的房贷政策没有改变,仍然是首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三成,在此前提下,当地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对首付款比例自主决策。该官员的一席话,使得房贷原本"混乱"的操作变得有理有据。那么,各家银行自主决策的实际情况如何呢?本期购房"通"带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一般用“房价收入比”来表示房价的合理性与消费者的实际购房能力。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的住房平均价与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比值越小,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国际标准至少3倍以上。这意味着,能够买得起住房的只能是少数高收入者,而高收入者自住性住房问题已基本解决,其购房行为主要是为了投机或投资,这构成高房价脆弱的基础。加之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民众收入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分流,及住房供应结构失衡等问题,中国房价的整体下跌趋势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在房贷新政实行后,  相似文献   

11.
微观     
《房地产导刊》2014,(6):28-28
正#央行"喊话"要求银行支持房贷#近日,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主持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研究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改进住房金融服务有关工作。央行喊话要求银行支持房贷,工行、中行表态力挺,兴业降首套房房贷利率。当然,由于距离央行"喊话"的时间比较短,更多的银行目前仍然维持原有的房贷政策。虽然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近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重申要严格遵守第二套房贷有关政策。《通知》明确指出:"各银行不得以征信系统未联网、异地购房难调查等为由放弃‘第二套  相似文献   

13.
政策     
《东南置业》2013,(9):10-10
国务院“383”改革方案出炉;房地产信贷政策无调整支持首套房贷;国土部下放部分用地预审权  相似文献   

14.
楼市调控下如何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房公积金政策在楼市调控中的运用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近年来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包括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利率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区分自住性首次购房与投资性二次购房等等,力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调整措施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正央行力挺首套住房贷款需求,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方向的变化"目前商业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仍然比较严格,并没有在利率方面作出大幅度调整。"5月26日,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公司企划经理吴昊向记者表示,北京各商业银行首套房利率仍暂时为基准或基准上浮的水平。此时,距离央行出台首套房贷新政整整2周时间,而买房贷款难状况持续的时间则已经长达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银行信贷对于首套自住需求的支持会逐步显化8月以来,房贷利率开始出现"点式"松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一些商业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再现优惠。房贷利率之所以出现‘点式"松动,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逐渐降低,为商业银行利率降低提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23年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面向服务于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等重点产业的人才群体开展住房需求调查的数据,分析上海重点产业人才住房租购需求特征和政策满意度。研究发现:人才租购意愿较明确,沪籍与非沪籍人才租购选择差异明显。置换改善性购房需求略高于刚需首套购房需求;人才租购意向区位分布不一,郊区购房需求高于租赁需求。促进住房租售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适度强化人才购房政策、支持及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是政策端的优化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人才刚性和改善性购房政策支持、促进人才职住平衡、强化租赁市场监管以及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为制定并完善人才安居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底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房地产新政,涉及信贷、税收、土地、廉租房、信息披露、交易秩序等诸多方面,既有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又有针对投机客的、还有针对地方政府的,其中信贷和税收政策对投机客的影响较大。本文所指投机客,其购房目的不是自住,而是希望在短期内房价迅速上升,从而转手获利的购房  相似文献   

19.
颖一 《英才》2005,(5):104-104
房价依然稳步上升,房贷在半年内两次加息,投资性购房也许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以自住为目的普通购房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利息成本?住房公积金贷款也许应该成为你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央行调整房贷政策,为的是提醒商业银行耍增强风险意识,要在深入研究和估计存款成本、费用成本、中长期违约率等基础上,拿出自己发展房贷业务的判断来。而房地产价格上升偏快。如不加以调控是有风险的,对未来要购房、租房的广大居民也将有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