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影响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是科研院所利用其科技成果为各类主体提供服务、推动其科技成果流向有需要主体的重要方式,实践中存在科研院所因对“三技”与“科技成果转化”二者关系把握不准,而在适用相关政策时无所适从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科研机构工作经历和调研走访情况,基于技术转移体系视角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是目的,“三技”活动是手段,并不能想当然认为“三技”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观点;最后指出科研院所要充分用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挥“三技”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应聚焦合理划定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范围的“三技”活动这一问题,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创新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经济过程,认为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经验,总结出实现技术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的一般规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由技术链向产业链延伸、以企业为主体由产业链向技术链延伸和以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为依托架起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桥梁。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杰 《江苏商论》2003,(9):83-85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从网络技术和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新思路,系统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津 《商场现代化》2013,(12):186-188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城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统计了1979—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特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方面进行综述,并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栩  于渤 《商业研究》2012,(8):81-84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本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展开分析。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科技成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技术市场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高校应借助自身创新资源、人才体系和技术平台的优势,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在技术市场引导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生态体系的构建,实现生产要素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旨在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以及制度(政策)量化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政策文本为样本,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结合政策工具等评价维度,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相关方面的政策,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的评价体系,对地方层面的政策进行分析,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大学创新创业资源为依托,但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存在信息交流不通畅、项目运营落地难、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匮乏、大学科技园科技传统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仍然处于转化率低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充分调研了当前大学科技园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认为进行大学科技园职务发明成果发明人产权归属、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化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服务平台管理,完善平台信息市场化对接和风险投资制度、建立一体化市场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技术手段上切实可行、配套服务完善才能为广大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技术创新,但并非所有的科技成果都能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点是政策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养大批敢于冒险、具有远见卓识的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论述了科技成果转化时要注重技术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中环境功能有效性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有完善的环境功能作保障,从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环境功能的演变过程入手,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环境功能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环境功能系统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提出完善环境功能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因素,提出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体分析了观念认识的偏差、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政府引导力度的不够、科技转化人才的紧缺、科技投入资金的不足、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科研激励和考核机制的缺乏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评估制度;构建优质人才体系;扶植和培育风险投资;大力发展技术市场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人员评价体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同方前5年主要是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是,科技成果转化只能作为同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个手段,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就要确定为: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科研成果的产出逐渐提高了重视的程度,科技成果的转化的数量和质量也进一步的提升,而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也会有所增加。对于科研院所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其科研工作变现的重要途径,在转化过程中将会产生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投入风险、社会风险等等。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降低风险带来的损耗,需要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从加强财务管控、注重研发技术的战略性导向、合理进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为科研院所防范科技转化成果风险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4年,黑龙江省申请专利9428项,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是科技研发活动的主体。而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高校成果转化存在科研人员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激励机制不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试技术平台缺少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而企业追求快速利益,中小企业的技术市场需求不成熟,投资融资体系不健全影响了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应加快搭建成果转化平台,颁布相应的扶持政策,尽快的完善成果转化的相应法规,使新科技成果成为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王梅 《商》2012,(4):101-103
本文依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和过程设计了科技成果转化的33项指标,运用全局主成分(GPCA)分析我国2001年到2007年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作了动态描述。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体水平在不断加强,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距逐渐拉大,波动明显,竞争激励。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及支撑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直接关涉地区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深入剖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技创新、驱动青海省乃至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转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五个维度的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计算2012—2016年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值,分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从而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双创”的主要目标之一。科技成果可以来源于高校科研团队,也可以来源于企业科研团队或是个体的技术钻研人员。本文选择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家技术创业型企业,分别分析来自高校科研团队、企业科研团队,以及个体的技术专业人员如何通过创业学习提高创业能力,把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现创业成功,从而总结技术创业者的创业学习路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化工科技市场》2010,(1):62-62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10号(总第150号),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密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标准第一起草单位,首次制定的国家标准GB/T24319-2009(釜用高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