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大连市1997~2012年通用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专用装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六个部门的洛伦兹曲线与集中化指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装备制造业整个产业来看,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分布相对集中,并且从业人员的集中程度要大于产值。从时间尺度上看,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微弱集中化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装备制造业集中化程度整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OLS和Logistic模型)来识别与农户贫困和家庭福利状况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我们发现,无论是OLS模型还是Logistic模型,都可以准确预测50%以上的贫困家庭。Logistic模型在准确预测贫困家庭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选择合适的概率切割点后,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我们还发现,要准确预测极端贫困人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践中,较高的贫困线有利于提高预测和瞄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及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现有文献的估计方法和观点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现行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1天1美元标准比较接近,与1天1.25美元有一定差距,现阶段逐步提高的扶贫标准符合中国贫困和反贫困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全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抽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主要指标的聚集特征并评判其合理性,为国家制定宏观层次的城市土地利用调控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2007年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汇总数据为基础,按照分层抽样方法选取55个市(区)级、168个县级汇总单元作为分析单元,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进行抽样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的聚集特征研究,并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研究结果:(1)市级单元5类主体用地分布均衡,县级单元用地结构分布离散度较大;(2)所有抽样单元的土地利用强度和人均用地指标分布较为均衡;(3)抽样单元相关指标的众数水平与《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相近,但众数单元比例和合格单元比例较低。研究结论:(1)城市用地结构的稳定性与城市发育程度正相关;(2)中国大多数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亟待加强;(3)现行《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需细化修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衣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决持久性的贫困。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分类体系偏重于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对土地的生态特性考虑不够,将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土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其因未得到应有的保护而被随意侵占。[目的]为了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明确各类土地的功能定位,尤其要在土地分类中加强对生态用地的考虑。[方法]文章以土地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为主导,同时兼顾其多功能性,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所有土地类型分为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生活生产用地四大类,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进而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以秦皇岛市昌黎县为例,分析了该县2014年\"三生用地\"的分布情况。[结论]结果表明:昌黎县生活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分布绝对平均;生态生产用地分布相对合理,主要分布于两山乡、十里铺乡;生态用地在全县各乡镇分布差距悬殊,主要分布在两山乡、昌黎镇及十里铺乡。基于县域四类用地在乡镇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差异,文章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不同机构关于中国贫困状况的估计数非常不同,这给扶贫政策的制定造成了很大困惑。中国贫困状况不同估计数出现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不同的贫困标准。本文从产生背景、测定方法、测定指标、测定结果等方面对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的文献分析,对20世纪90年代两国的贫困缓解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两国在缓解贫困的路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发现自从自由化改革以来,中印两国的绝对贫困水平已经降低。然而,两国的贫困分布都是不均的,不公平程度在增加,贫困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地区和群体。由于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对缓解贫困中的这些共同的行为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将总体贫困脆弱分解为慢性贫困脆弱和暂时性贫困脆弱,同时考察贫困脆弱动态与家庭特征和地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程度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村家庭更多表现为慢性贫困脆弱;慢性贫困脆弱比重与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呈U型关系,与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暂时性贫困脆弱比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The current debate of ecosystem services has focused more on monetary valuation methods and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ES) then on the classic economic analysis (i.e. assumptions regarding: sustainability, justice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examine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income distribution from different land uses to stakeholders. We study the Portuguese common land eco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a wide r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llowing that all the benefit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economic value, we estimated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 associated with these territories on 5 different land use situations: forest, shrubland, water bodies,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other uses,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round these territories.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land uses is relatively ine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wealth distribution ensure a relatively fair distribution insider of system; however thi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unable to ensur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by external stakeholders. We can conclude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provide a very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different groups of humans: land owners; citizens of a country, and residents of Earth.  相似文献   

12.
将经济学中用于表示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用到了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中,利用黑龙江省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比较合理,地类分布符合地形、地貌特征;林地面积比重大;其次是耕地;园地面积最小.空间上,未利用土地、交通运输用地分布较为分散,其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耕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农用地、园地,其他土地离绝对均匀线远些,牧草地在全省分布极其不均匀.通过分析各类用地的集中和离散趋势,可为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西方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国情、林情结合,建立了森林资源分布非均衡性评价的一般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第四次、第五次森林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吉尼系数均大大超过世界公认的吉尼系数警戒线,已达到两极分化线,并且森林资源洛伦斯曲线有弯曲程度加大的趋势。表明在此期间虽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但森林分布不均衡特征显著恶化,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仍相当脆弱。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森林资源分布相对均衡性要求纳入我国林业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4.
走向共同富裕的解决相对贫困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国内外相对贫困研究文献和国外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的梳理,以及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读,本文论述了中国中长期进程中解决相对贫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可以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在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框架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为了充分满足贫困和社会进步监测以及减贫政策需要,中国现阶段可以制定多元的相对贫困标准体系;中国解决相对贫困应坚持国际上普遍采纳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三支柱"战略,但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必要的调适,尤其是应继续坚持发展支持战略与政策导向;相对贫困治理需转向常规化,对大扶贫格局进行优化,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的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吉布斯—马丁(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区位指数、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及空间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对大连市9个县(市)区海岸带开发利用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各县(市)区海岸带开发利用类型较为多样,旅顺口区、普兰店市和瓦房店市较为突出;大连市海岸带利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势产业的开发存在区域差异,这和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开发程度有较大关联;大连市各县(市)区用海类型的结构和区位指向不同,养殖用海的分布较为均衡,其它用海、盐业用海和工业用海的分布则相对集中,各用海类型的区位指向明显。  相似文献   

16.
根据辽宁省5个县3年农户数据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结果,判断出调查区农户收入差距在加大。文章运用Shapley值计算调查区农户收入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造成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非农工作以及农民的教育水平,林改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农户造林或是转出行为起作用的结果,林改为农户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多样的收入渠道。  相似文献   

17.
郭艳华 《南方农村》2013,29(4):68-73
在调研广州增城、从化、花都等山区镇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上述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利用的结构性障碍在于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偏低,而牧草地比重偏高:优质高产地比重偏低且减少较快;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植被覆盖率低一我们应往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标导引下.本着以林地为基础,以耕地为中心,以园地为辅助,以草地为依托,以水域为保障的原则进行农地利用优化配置。还必须通过对农业用地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改善土地景观格局.增加环境容量.实现农业土地利用在产业发展和生态重建方面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9.
The notion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has been researched from diverse disciplines including economics, sociology, political economy, and geography since the URAA. In particular, the economics approach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tailor the concept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to market- oriented WTO trade regime. The approach has been fundamentally troubled by the lack of concord among WTO member countries on the ques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This article redefines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s a concept encompassing six components that are extremely heterogeneous in their nature of external benefits. Upon examining different positions taken by the US, the EU, the Cairns group, LDCs, and the G10,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conceptual model explaining why the notion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s conceived so differently across countries. The model posits that institutions, natural resources endowm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farm policies, and culture/history unique to each country would determine the stat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a country, which in turn shape the pattern of social demand for various components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The theorizing undertakes to overcome the Euro- centrism that has dictated the discourse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since the URAA.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for the governance of agricultural trade in the post-Doha Round era.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土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国土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并对构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土资源配置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