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高原、低氧训练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发现,合理的高原、低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但应该注意训练负荷、高原训练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同时低氧、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高原训练的研究、运用距今已有60余年,随着对高原训练的优缺点的进一步认识,其训练方法和手段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高,现在国际上常见的高原训练方法主要分为传统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后者又分为:高住高训、高住低训(HiLo)、低住高练(LoHi)、高住高练低训(HiHiLo)、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氧、高原训练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为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进行为期五周血象指标的监测分析,以了解残疾田径男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保障残疾运动员科学的训练、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疲劳,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进行为期五周肺通气指标的监测分析,以了解残疾田径男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保障残疾运动员科学的训练、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疲劳,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CNKI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1997-2013年高原训练相关研究文献索引,和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网球运动能量供应的特点,对网球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中国期刊网上与足球运动高原训练相关的论文,对目前高原训练在足球领域中运用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当前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为背景,探析足球运动在采用当前高原训练时的深度和广度,为足球运动高原训练提供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移动靶运动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所以心理训练是移动靶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靶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结合目前高原训练和衰竭性训练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让机体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衰竭性训练,即能提高机体的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心肺功能,又能相对准确的使机体达到极限负荷,不但减少了衰竭性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还能有效的刺激神经系统,使运动训练能更好的进行超量恢复而提高运动员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3.
本文从科学合理方法为理论基础,对青少年运动员固有的条件:身体生长、发育特点、核心力量为重点,以篮球运动训练特点,依据运动训练学和科学锻炼理论为依据,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基本问题给与分析,总结出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应的训练方法,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是获得高水平综合运动能力的基础,专门发展这一能力在运动员的全年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有氧能力的发展,有氧间歇性训练在自行车运动中被教练员经常采用。间歇性训练指在高强度体育活动中间进行恢复,以使训练在最高水平上延续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商贸工业》2016,(28)
当前,拳击运动相较于其它运动项目来说,是属于一项高强度、高运动量的运动。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一运动发展更是有明显的上升,所以,此项运动的传承也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一重担就落在了青少年身上。在拳击比赛中,青少年依旧要有充足的赛前训练,主要目的是让运动员能有充足的身体作战准备,进而达到最理想的竞技状态,从而取得更突出的成绩。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要着重管理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出现身体不适合疾病的突发,做好控制体重以及增多营养补给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让青少年能具备一个更好的身体条件以及精神状况,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据此,就赛前训练介绍了赛前训练的特点以及内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