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高原缺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原缺氧训练是运动员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的训练,这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比在平原训练时更强,也能更充分的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CNKI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1997-2013年高原训练相关研究文献索引,和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网球运动能量供应的特点,对网球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运动疲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否迅速和充分的恢复体力和能量,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运动疲劳与力量训练的关系以及训练后机体恢复情况。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都应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身体机能状况与恢复速率的差异性来考虑。只有良好的力量训练才能保证运动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否则,对运动员来说是毫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曹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56-156
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移动靶运动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所以心理训练是移动靶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靶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王梁超 《商》2014,(10):258-2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高原、低氧训练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发现,合理的高原、低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但应该注意训练负荷、高原训练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同时低氧、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高原训练的研究、运用距今已有60余年,随着对高原训练的优缺点的进一步认识,其训练方法和手段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高,现在国际上常见的高原训练方法主要分为传统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后者又分为:高住高训、高住低训(HiLo)、低住高练(LoHi)、高住高练低训(HiHiLo)、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氧、高原训练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为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2015,(9)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女性运动员的贫血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女性运动员特殊的生理原因,使得她们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运动员贫血,将会影响其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后的恢复及免疫等机能状况,有时甚至还会成为过度训练的诱因。本文将从女性运动员的生理条件出发,结合女性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女性运动员出现贫血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商》2015,(47)
短跑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讲求的是对短时间内力量的爆发,能够有效地提升短跑的速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运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力量素质进行训练,力量素质的强弱会直接的影响一个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还能够在力量素质训练中,逐渐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掌握短跑的运动技术。本文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运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转向训练的指导思想,对现代短跑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的训练,能够有效地保证提升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减少运动伤害。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监测和实施,如何将大运动量落实到每一次训练课上,本文根据前人的总结及优秀运动员成功的经验作有意义的探索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周文静  张葆欣 《商》2014,(20):192-192
通过对我国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进行为期五周血象指标的监测分析,以了解残疾田径男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保障残疾运动员科学的训练、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疲劳,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文静  张葆欣 《商》2014,(20):185-185
通过对我国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进行为期五周肺通气指标的监测分析,以了解残疾田径男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保障残疾运动员科学的训练、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疲劳,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7)
想要提高运动水平,那么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是前提。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会才用各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方法,而这一过程叫做竞技体操中的身体素质训练,体操的发展情况,和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密切相关,相互辅助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目前高原训练和衰竭性训练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让机体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衰竭性训练,即能提高机体的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心肺功能,又能相对准确的使机体达到极限负荷,不但减少了衰竭性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还能有效的刺激神经系统,使运动训练能更好的进行超量恢复而提高运动员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是获得高水平综合运动能力的基础,专门发展这一能力在运动员的全年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有氧能力的发展,有氧间歇性训练在自行车运动中被教练员经常采用。间歇性训练指在高强度体育活动中间进行恢复,以使训练在最高水平上延续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赖云升 《商场现代化》2005,(20):182-183
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监测和实施,如何将大运动量落实到每一次训练课上,本文根据前人的总结及优秀运动员成功的经验作有意义的探索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8)
随着体育精神"更高、更强、更快"深入运动员心理,运动员的运动更加激烈,也更加残酷。在这种高强度训练,以及高压力竞争中,运动员自身技术与力量的训练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主要结合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其技术训练的优化作用。在羽毛球训练过程中,功能性力量训练所体现的意义,借助功能性力量训练与羽毛球技术的融合,让运动员在羽毛球技术提升以及保护自身方面都有突破。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9,(19)
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同时还得有保持这种速度的耐力,速度和耐力都受身体素质的影响。得当的训练方法,合适的运动品服装、品质运动跑鞋等,都会影响到训练的结果,打造品牌训练,也能让中长跑运动员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升耐力,还能保证训练舒适度。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了适合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品牌锻炼方式,希望本文能为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效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7)
近几年来,我国的男子、女子运动员的400米短跑成绩虽然有着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当今与国际水平比较很是有着一定的差距。400米短跑运动是体育竞赛公认的最难练的项目,介于短跑和中长跑之间的400米,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最苛刻的一个项目。特别是最后的100米冲刺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个工作,属于极限的运动。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速度和速度耐力都属于无氧工作能力,但速度越快,持续的时间越短,而这一矛盾是影响着400米成绩的关键,所以要正确的处理,以提高成绩。它能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科学设计训练结构,准确的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负荷。文章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师生探讨等方法,对发展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与速度耐力,从运动生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消耗极大,为提升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并有针对性地选取饮食材料,可快速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并有效促进运动员营养补充与吸收,使运动员能够保持最佳运动状态。本文从运动后营养补充的重要性谈起,分析运动后如何选取营养饮食以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艳  张翼 《商》2014,(49):288-288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排球运动,并参与训练及学习,排球属于隔网对抗性的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无论是训练还是在竞赛中,运动员的肩、膝、腰背关节经常承受较大的重力负荷。如果在训练实践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指导以及训练后休息不足,势必会造成运动员的运动伤病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排球训练产生运动性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预防和恢复手段进行探讨,以期为教练的教学及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3)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后备力量,而身体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保证,是训练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概念、意义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思考,旨在为更合理有效地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