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发展和股市的疯狂增长,经济出现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现象严重.为此央行采取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以及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对其宏观调控,本文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方琴琴 《中国外资》2010,(18):31-32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发展和股市的疯狂增长,经济出现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现象严重。为此央行采取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以及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对其宏观调控,本文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007年1月15日,人民银行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对基层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商业银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经常出现日间透支,日终补足现象,而相应的,人民银行对其考核管理手段滞后,超额存款准备金透支考核管理的不足之处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演进的历史,从理论上探讨我国频繁变动存准率的背景及原因.从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两条传导机制出发,选取了2008年1月-2012年5月的月度数据对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的因素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薛亮 《金融纵横》2000,(6):41-41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近年来多次为中国人民银行所运用,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法定准备金率已由13%一调再调为6%,以法人机构统一缴存,准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合二为一等等,不仅强化了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内部控制,而且大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头寸,有利于扩大货币供应,调节社会资金供求。但是,这一制度改革以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常出现法定存款准备不足的现象,实际上是直接动用了法定存款准备。  相似文献   

6.
孙柏 《金融博览》2008,(4):78-79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自1月25日以来的第二次调整。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调至15.5%,再创我国自1984年创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7.
《浙江金融》2007,(9):1-1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的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内的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密集式采取了一系列紧缩式的宏观调控政策之后,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依然在情理之中。2006年7月5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至8%,加上之后的9次上调,已经使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2.5%.  相似文献   

8.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二者对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增强流动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用力度大,效果明显。自1984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39次,仅2011年调整了7次,今年年初到现在下调两次,释放了大量的资金,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会造成货币供给巨大波动,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金融》2006,(8):1-1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继6月16日央行决定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义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短短一个月,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两次上调,引起了金融界广泛地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进行考桉监督,是基层央行会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由于受《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会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考棱监督工作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刘士堂 《新金融》1998,(5):33-35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西方国家中 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同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一起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本文根据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衍变过程总结出这些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状况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存款准备金制度创始于19世纪的美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频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各方对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也有诸多不同的评价,但均是基于对调整后的数据分析。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存款;隹备金率政策效果,即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不调整,测算出准备金率不上调对货币供应量及CPI的影响,及准备金率不下调对货币供应量及GDP的影响,与实际情况对比,以验证存款;隹备金率调整政策对CPI及GD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金融 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是中央银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这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意味着什么?改革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的时候再次提高其比率,使社会可使用的货币量继续减少,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在3月25日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本年度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九次上调。此次调整后,  相似文献   

15.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调节和控制.进而达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目的。目前,基层央行在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的通知》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从2011年9月15日开始分段计交存款准备金。为全面了解该政策的实施对地方法人银  相似文献   

17.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发表讲话:“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和中性的同时,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的水平”;“适度调控市场的流动性将是人民银行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场将此解读为央行即将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收缩流动性.并且央行票据发行量的大幅减少更是增强了市场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但是,笔者认为,目前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并不是很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一、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和考核方式有缺陷。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提取是根据上一旬旬报存款余额进行测算,如果农村信用社总存款增加,则增加法定准备金;若减少,则法定准备金相应减少。由于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相当于备付金存款)合二为一,人民银行需在准备金账户中剔除法定准备金后,才能确定超额准备金的额度。这样直观性差,不利于货币信贷部门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