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统计调查分析,当前新疆“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渠道狭窄;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增加,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关于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如何变化的理论.文章从这一视角阐述了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是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集群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河南省第二次普查获得的数据,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分布及从业特点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省外转移有下降的趋势、以东部为主的转移有所减弱、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等,这些新特点的出现一方面反应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不断变化。利用Moore变动系数来测定了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结构,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劳动力产业分布变动趋势,确定新疆产业结构是"三、一、二"格局。新疆的劳动力变动结构并没有加速产业变动结构,新疆产业结构的非正常发展导致了新疆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不合理状态,对新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一个模型及其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转移现象,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文章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结合所构建的模型对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模式加以分析,解释了农业劳动力回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用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能使农民获得持续增收,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加速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疆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但结构失衡依然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本文就劳动力转移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部门的再配置对总量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都有较显著的作用,并显示出与全国不同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这种效应的阶段性变化、产业差异及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出口贸易对我国三次产业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改革与渐进式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为阐明我国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研究线索。本文以1978~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与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贸易对我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贡献率存在显著不同的结论。主要表现为拉动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间接地促进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在劳动力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全国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已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二、一、三”型演进为2003年的“二、三、一”型,与此同时,海南的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却由“一、三、二”型演进为“三、一、二”型,其发展的方向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是不一致的。两者相比,前者较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由此引发了若干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海南特区是否已作为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例外,跨越工业化阶段,迈向经济服务化社会?海南特区这块“试验田”建省16年来在产业升级方面的发展经验说明了什么?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一书中曾经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 相似文献
11.
新疆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基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19个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疆内众多企业在此大环境下抓住有利时机,增加订单,扩大产能,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此时企业用工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的社会现象,已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前景。本文立足新疆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企业用工和劳动力供给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剖析了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原因和症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别从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中筛选出7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系统分析和判断新时期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整个分位点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在高剩余阶段,制度变迁指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较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整个分位点上的影响较小。为此,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对新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第一,新疆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整体贡献度偏低,且贡献趋势不显著。第二,新疆第二产业的结构演进效应较全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三产业结构演进效应略低于全国水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从增量调整的角度来考虑提升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新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作用,使新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城乡劳动力流转市场培育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关键是建立和优化劳动力流转的市场平台。要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7和2008年数据研究了未成年子女对女性劳动参与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中有未成年子女显著降低了女性工作的可能性,提升了工作女性选择灵活就业的可能性;学龄前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而6-14岁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选择灵活就业;不工作和选择灵活就业使女性更有可能成为学龄前子女的主要照顾者,但灵活就业并没有减少女性的工作时间;女性获得工作灵活性的代价是工资水平显著下降。上述结论在解决了女性劳动参与、职业选择和生育决策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是稳健的。文章的结论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保障女性就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重视了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很少考虑向小城镇转移的问题,更少考虑具体的转移机制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