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城域IP光网络的发展趋势 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说,目前光通信技术已渗透到了网络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在。在骨干网,随着OADM和O×C逐步进入规模化的试用阶段,骨干网正在从点到点WDM走向光联网。在城域网,由于其处于传统  相似文献   

2.
李晓辉 《当代通信》2004,(19):82-83
接入网是用户驻地网进入城域网/骨干网的桥梁,而城域网/骨干网由于采用了WDM和SDH技术,可以提供巨大的带宽,驻地网用户的带宽需求逐年上升,处于中间位置的接入网所采用的传统接入技术(例如ADSL,LAN,HFG)受其物理本性的限制,难以在接入距离和带宽上有更大的突破,可见现行成熟的接入网技术已成为网络的宽带化发展的瓶颈,而光纤所能提供的带宽可以达到极致,因此FTTH是接入网走向宽带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光纤通讯现已成为接入网、长途网,以及正在兴起的城域网成功运行的关键。这些网络均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而针对这些要求的特殊光纤已被开发出来。本文将略述这些网络和它们的要求,以及针对每个系统最优化的应用而开发出来及已有的光纤。  相似文献   

4.
随着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高带宽业务和应用的不断出现,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得到不断推进。目前,应用广泛的PON接人技术解决了用户接入网最后一公里的带宽瓶颈问题,即电信运营商开展的固话网络“光进铜退”项目,不仅有效提高了用户接入速率,而且解决了长距离铜缆维护成本高、难度大、易被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IP宽带城域网组网技术的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带城域网的接入网 从接入网的物理传输媒质看,宽带城域网接入方式主要分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大类,现有接入网仍以铜缆为主,光纤接入具有一定的规模,无线接入已开始应用于接入网。随着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CableModem接入也成为颇有竞争力的接入方式。虽然xDSL接入、CableModem接入、光纤接入方式和固定无线接入方式成为了宽带城域网接  相似文献   

6.
汪红霞 《当代通信》2003,(16):33-34
网络和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城域网成为我国运营商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如何为运营商进一步开辟城域增值主间,打造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提高其竞争力,不同的设备制造商有不同的方案。日前,烽火通信在“重收益、易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网思路的指导下,推出了新一代Citrans城域传输网解决方案。该方案全面覆盖城域网的骨干、汇聚、接入等各个层面,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个性化的产品活跃在我国城域网建设的主战场上。  相似文献   

7.
李立霞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3):30-30,32,34
接入网是电信基础网的重要部分,根据电信总局关于接入网发展实施意见,按入网建设应选择以光纤接入为主体,我局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大力发展光纤接入网非常必要,是电信业务发展、市场竞争和网络优化的需要,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实施、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将光纤接入网建设成为各种业务统一的综合传送平台。  相似文献   

8.
我国接入网建设,按照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以发展光纤接入网为主的原则,5年来已建成1千多万线的光纤接入网,实现了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办公楼、光纤到居民小区或居民楼。但是已建成的光纤接入网,基本上是基于电路模式的窄带接入网。窄带接入网的缺点除带宽窄以外,还有SNI仅仅接入到单一的业务网络节点,或通过该业务节点转接到其他业务节点,这种转接不可避免的占用业务节点的大量资源。  相似文献   

9.
新运营商如何面对FT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TTH的兴起 接入网是用户驻地网进入城域网/骨干网的桥梁,而城域网/骨干网由于采用了WDM和SDH技术,可以提供巨大的带宽,驻地网用户的带宽需求逐年上升,处于中间位置的接入网所采用的传统接入技术(例如ADSL、LAN、HFC)受其物理本性的限制,难以在接入距离和带宽上有更大的突破,可见现行成熟的接入网技术已成为网络向宽带化发展的瓶颈,而光纤所能提供的带宽可  相似文献   

10.
高克立 《当代通信》2003,(21):44-45
最近,美国泰乐公司推出了高速城域网接入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可以在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起城域级互联,并有效的节约成本。在光纤领域波分复用的基础上融合下一代SDH多业务平台(MSPPs)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企业客户对宽带光纤话音以及数据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传输和交换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心网已经基本实现光纤化,数字化和宽带化。但是位于核心网和用户住宅网之间的接入网发展缓慢,已成为电信网发展的“瓶颈”。因此,接入网的宽带化和IP化将成为未来接入网发展的主要技术趋势。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接入网的宽带技术层出不穷,如基于铜线的xDSL,基于同轴电缆的HFC,基于光纤的FTTx,以及无线接入等。这些宽带接入技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来选择,本将介绍几种有发展前景的宽带接入网技术的特点,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技术能经济有效地满足接入网应用的需要,接入网应用技术和系统的多元化已成为接入网的基本特征。不过,在众多解决接入网应用的新技术和系统中,无源光网络(PON)应算是最主要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了。  相似文献   

13.
夏春生 《当代通信》2005,(23):46-48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广义上也可称为FTTP(Fiber to the Premises,光纤到用户所在地)。狭义的FTTH指光纤向用户侧的进一步延伸,而且接入网内的分枝段(Drop)的光纤只连接一个用户。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电信企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接入网技术不但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是电信基础网络改造、演变的重要出路和手段,结合市场发展,探索接入网建设的发展策略,寻求经济效益较好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EPON——Ethem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已成为光接入网领域中的热门技术。E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基于高速以太网平台和ETDM(Thne Division Multipexhlg)时分MAc(Media Accms Contr01)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强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  相似文献   

16.
当业界关于IP是否是未来主导的大辩论尘埃落定,当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力充分显现,当整个网络体系开始重新架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电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已经进入实际部署阶段.在未来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网络界讨论的热点集中在如何具体实现网络的演变.无论在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还是在移动网,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过渡代技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互联网舞台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席志刚 《当代通信》2005,(21):32-33
【记者观察】自2001午以来,由于整个通信市场的低速,使当时火热异常的光网络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光网络有关的光纤以及光网络系统市场一落千丈。目前全球的光网络系统市场逐步走出低谷,呈增长的态势。在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三大领域.中国运营商在新市场的开拓、新业务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不道余力,IP技术的普及、3G的应用和FTTH的推进都显示出中国运管商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实力。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以及我国FTTH产业的发展加速,我们预计我国光通信产业在未来一两年内将强劲复苏。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优化和日益增长的电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传统铜缆的用户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接入网必须向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伊犁州电信局根据这种业务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伊宁市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伊宁市80分局、81分局、82分局采用FTTZ(光纤到小区),FTTC(光纤到路边)的方式进行接入网的建设,由于伊宁市是首次采用光纤接入的方式发展接入网,且光纤接入网又有无源光纤接入网和有源接入网之分,生产厂家也较多,因此,伊犁州电信局在设备选型时,经过反复论证并结合伊宁市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采用美国TTS公司的无源光纤接入网设备。下面将美国TTS公司无源光纤接入网在伊宁市的工程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电信网络的建设规模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之一,用户接入网仍以铜缆为主要传输媒体,但是,我国在光纤接入网的建设和技术发展上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96年光纤接入网技术开始在我国应用以来,经过三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全国接入网的建设总量接近1000万用户线。其中,以华为为主的国内企业占领了全国大部分市场,成为在通信建设中唯一不是先被外商占有,国内企业紧随其后争夺市场的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光纤接入网正在快速的发展,除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正在大力建设光纤接入网以外,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在积极地规划和建设光纤接入网。光纤接入网在农村的发展,主要有电话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两大市场。本文通过光纤接入网、本地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阐明这两种业务在网络方面的联合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