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递延资产摊销的探讨刘节荣递延资产摊销目前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均采用直线法平均分摊.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不分费用项目和具体情况也不够科学合理。以下笔者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关于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摊销。按照现行规定,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不计入固定资产净值,...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1998年1月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将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中﹃递延资产﹄科目取消增设﹃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两个科目这无疑比﹃递延资产﹄更合理科学体现了递延资产的本质︵费用︶符合明晰性的会计原则︽商业会计︾1999年第9期发表的︽对﹃递延资产﹄科目变更的理解︾一文称﹃除上述两类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支出允许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外其他任何支出不得计入该科目﹄所谓两类支出作者指的是摊销期超过一年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该文作者对现行制度的理解笔者实难苟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国会计专业考试1999年“会计”教材中取消了“递延资产”科目,增设“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虽然新增加的两个科目从核算内容上与原“递延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无很大差别,只是从形式上把它们分别核算,但它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笔者谈几点认识。一、“递延资产”科目的变更在预料之中“递延资产”科目是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设立的科目,它旨在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4.
关于财务状况变动表本年净利润调整的研究财政部会计司马靖昊大家都知道,在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中,财务状况变动表本年净利润项目下都设置了一些调整项目,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减其他负债转销)”、“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  相似文献   

5.
一、对资本性支出进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资本性支出是指其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的支出.根据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之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中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修理核算的探讨程华固定资产修理的会计核算,一般根据其修理费用多少处理。若一次发生的金额较小,根据其用途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域“制造费用”帐户;如果金额较大,需要分期摊销的,可以通过“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帐户进行核算。同时,现行财务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7.
对“递延资产”的思考李华“递延资产”是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从原制度的流动资产中划分出来的。原制度中的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业务活动中参加循环周转、不断改变其形态的那部分资产。新制度中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全面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至少定期或在年末进行检查,对其可变现净值低于帐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减值准备处理。这对那些计提减值准备而不需要摊销的资产(如应收帐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其核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言,既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正确计算折旧或摊销额,因其价值补偿有了两个渠道,会计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确定。对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未予明确规定,笔者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上述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问题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全面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至少定期或在年末进行检查,对其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减值准备处理。这对那些计提减值准备而不需要摊销的资产(如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其核算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言,既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正确计算折旧或摊销额,因其价值补偿有了两个渠道,会计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确定。对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未予明确规定,笔者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上述问题谈点认…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合并抵销处理项目包括: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取得成本);摊销额的抵销(内部未实现损益部分);摊销方法及期限不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抵销;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计提减值准备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等.  相似文献   

11.
魏义花 《商》2013,(8Z):44-44
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前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问题就好像树里的蛀虫一样,不断啃食着企业资产的健康。从企业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两方面,阐述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翠梅 《现代商业》2012,(32):199-200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尽相同,而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也多有差异,因此执行这些准则、制度的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涉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纳税调整也比较频繁。《小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了会计与税收趋同的原则,对于小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其账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的规范文字几乎完全相同,这就减轻了小企业所得税申报时的纳税调整负担。本文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讨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分类、折旧或摊销规定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BOT投资模式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范围、投资规模、特许经营权年限;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BOT投资项目的成本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BOT投资计算方法中应该取消固定资产折旧5%的残值;(2)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摊销费在BOT投资中应该改为投资回收,并应该按特许经营期计算;(3)建设期贷款利息在BOT投资中应该改为资金成本,以50%计,年限按照特许经营期计算;(4)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可以合理降低单位处理成本和BOT收费。  相似文献   

14.
长期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递延资产和其他不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涉及到资产减值的有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4类,长期资产减值是指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现象,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对长期资产减值不予处理的作法,这是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于2013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制度从预算、收入、支出、节余和结转、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及财务监督等方面对原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修订,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及相关的收入管理的规定,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是一项重要的挑战。本文拟从分析新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性出发,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高校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进行探析,并就高校固定资产衔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高校会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海燕 《商业会计》2006,(11):28-29
出租无形资产即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与出售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往往一同提到,其中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不再涉及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而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即出租无形资产却仍然涉及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并未提到出租无形资产的处理方法,只在第17条中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28条规定:“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以上规定均没有对出租无形资产及其摊销问题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邓巧珍 《安徽工商》2001,(3B):70-70
企业的全部资产如按是否已经耗用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资产,另一类是虚资产。实资产包括(已扣除不良资产的)货币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它是企业未来可以运用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虚资产则包括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和递延税款借项等。它是企业过去已经耗用的资源,是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推迟至以后确认的费用,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抵减项目,它不再代表企业未来可动用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合并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固定资产的交易,需要对这项交易进行抵销,而因为抵销造成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的差异便是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文论述了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子公司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化为公允价值过程中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以及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递延所得税进的合并抵销处理的办法,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财会制度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赵旭波,秦炬新的商品流通企业财会制度自去年7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总的看执行得比较顺利。但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开办费摊销的时间太长。按商品流通企业财会制度规定,企业因成立而发生的有关支出的摊销...  相似文献   

20.
蓝旸 《商》2013,(6):96-96
我国当前会计准则要求保险公司的保单获取成本核算采用费用化处理方法,不同于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下设立保单递延成本账户,成本资产化并在之后相关期间摊销的方式。本文对我国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内容,会计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并对比美国GAAP准则要求做出相关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