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在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资本虚拟化的成因、本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这对揭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实质,仍有很强的解释力。当代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所驱动的虚拟资本过度扩张和经济泡沫的膨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从中我们得到一些重要启示: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金融创新要适度;对金融资本的贪婪行为要予以节制和限制。  相似文献   

2.
范文佳 《大陆桥视野》2014,(6):84-85,87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监管的内容、规则、策略、程序、效率都亟待调整。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框架设计必须基于全球大的格局和视野,要处理好新与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严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内部与外部共安全的协作关系,共同建立世界金融监管的新秩序,而对话和协商则是建立世界金融监管新秩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得益于多年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也得益于重视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当前,一方面要警惕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抬头,片面地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效归功于计划手段;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形势好转,要克服忽视计划手段的倾向,做到计划与市场两个经济手段都要硬.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方向,坚持统筹兼顾和灵活运用不同经济手段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和劳动关系产生了一定冲击。为此,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就业及劳工关系影响的基础上,对一些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解决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当前金融危机渊源的分析,探讨了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阐述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书君 《经济师》2011,(6):12-15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在评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严重危害基础上,论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主要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以及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呈现的新变化,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启示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救市政策来应对危机,但是采取什么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的挑战。因此,通过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主要救市政策与绩效的梳理对比分析,来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经济行为及效果,为应对未来经济危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及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很复杂,既有体制、政策层面的原因,又有基本制度方面的深层次根源。汲取西方国家引发危机的深刻教训,推进改革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不能踏入私有化的歧途;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决防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节制资本,防止资本侵害公众利益、危害经济安全;必须处理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各主要经济体国家纷纷出手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干预成为国际金融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外汇干预的目标、外汇干预的盈利性以及外汇干预传导渠道的有效性三个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来国内外关于外汇干预有效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的外汇干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1.处理好服务业市场开放和合理保护的关系。我国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加入WTO的承诺,积极、稳妥、有序地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把握"渐进的"和"有管理的"原则。制定完备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规;对服务业外资企业的责权利作出明确划分。加强对服务业整体行业的开放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根源,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秩序、经济结构等各个层面被以美国等西方国家搅得混乱无序,而中国由于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整体上、结构上和目标性原则上把握经济关系及各个层面,掌握主导权,面对复杂的困境,科学发展观成为积极、有效应对危机的锐利武器;同时,科学发展观思维与中国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策略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毕乐强 《财经问题研究》2000,(2):80-80,F003
新西兰政府的行政改革被许多国家誉为改革的典范。本文在介绍新西兰政府行政改革的基础上,从三方面论述新西兰政府行政改革带给我国的启示:一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二是要处理好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关系;三是政府的行政改革内容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3.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华  李冠龙 《经济纵横》2012,(10):104-106
欧债危机是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危机。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债危机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郎顾之争”反映了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中国问题”则对古典的法律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提出挑战。问题不同 ,实质是相通的 ,就是如何处理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之间存在的冲突。“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和法制改革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极大加快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进程。2009年6月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这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美国金融监管历程、分析金融监管矛盾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以期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生成和传导机制较以往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着力强化流动性监管标准的可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管性,并把流动性压力测试作为监管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巴塞尔协议Ⅲ》为背景,分析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应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晋 《发展研究》2009,(2):13-15
从列举国际金融危机的现象入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影响,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并就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展开了分析,提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必须注意把应对当前危机的政策调整与促进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转型结合起来;通过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能力;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选择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蒋彧  裴平 《经济管理》2012,(3):115-122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对中国股票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前、危机中以及危机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对今后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时变Cop-ula-GARCH模型对2007~2010年中美股票市场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两者总体相关性和尾部相关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程而表现出明显阶段性变化。在对实证检验结果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钢铁业是受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对众多钢铁企业来说,如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主动顺应市场急剧变化,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方向,积极稳妥地实施结构调整。在应对危机中求得新的发展,是一个事关长远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