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西部地区由于基础经济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因此,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西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同时通过新农村的建设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以此推动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积极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稳步进行,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动力,协调城乡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我国"三农"的突出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固然需要农村自身的力量和内生机制,但更要农村以外的力量支持。只有走城镇城市化道路,才能消除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形成以城带乡新机制,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自提出以来,在实践上各自面临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需要在认清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框架。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如制度性障碍要素、涉及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人口流动制度、财政制度等;城市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高成本城镇化的制约;政府机会主义的不利影响。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要以进行制度性变革作为首要前提,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关键路径,以城乡一体化作为最终目标,走包容性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城市城郊农村是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失地农民建立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抛弃了过去偏重于大中城市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文章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应遵从农民意愿,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崭新课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农村社会事业的现状,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与完善,逐步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所带来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2014,(8):164-165
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对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中的差距,我国一直致力于现代新农村的城镇建设,并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随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一些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点是农村,目的在于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以农村为本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构建平等公平、互动互促、和谐共富的新型城乡关系,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在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培育和造就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组织不同利益代言机构,实现农村社区的自我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段晓梅 《全国商情》2009,(13):15-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要把握以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趋势,即:县域工业化带动农村生产发展,县域经济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外向化开阔新农村建设的视野,县域城镇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泽普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世界城镇化道路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发展,市场推动和政府导向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此举措推动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但也对农村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执法入手,探讨了目前执法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应对农村环境执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应具有社会化服务、社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功能.实现上述功能新农村建设需要选择新的路径:高标准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组织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茌平县农村民居现状的调查,发现了一系列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农村将面临人口减少、村庄规模缩小、村庄数量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城市带动型、工业促进型和政府引导型.大中型城市近郊以及城乡结合部地带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城市带动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工业促进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政府引导型.因地制宜的选择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对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还不到位,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继续加大.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澄 《大众商务》2011,(4):75-7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推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尽管我国金融体系在过去三十年有了长久的发展,仍需不断改革及完善,制定一系列解决财策。  相似文献   

19.
只有逐步改变传统农村和农村经济所固有的特征,不断调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作为各自独立的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必须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