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现将广西农村固定观察点14个村庄700户农户1993年至1995年家庭经营收入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农民家庭收入的现状与特点 1995年,我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农村改革深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过去同质化的农民在职业和收入等方面日益分化。现有研究大多将农民视为同质性的整体,忽视了农村消费分类,从而可能影响了刺激农村消费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对农村消费的探索研究应基于分层的视角,通过分析农民消费的差异化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驱动江苏农村消费机制。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同有关单位对永年、三河、香河三县的雇工情况进行了一次考查,还对保定地区、张家口市和赵县的部分雇工大户作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农村雇工经营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情况。一、雇工经营的发展速度比去年慢了,但在雇工经营的内部,7人以下的雇工小户和百人以上的雇工大户发展较快,党员雇主所占比重也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计算1997年、2002年和2003年湖北省农村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按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类型、不同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程度与趋势,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发展经济学日益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国内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其未来趋势也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我国目前主要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状况难以支撑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因此既要调动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也要加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并为增强劳动者扩大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创设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更好地把握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联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相关性,认为有必要剖析黑龙江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各项指标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年收入在8万元以下的职工家庭的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消费的因素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而对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的职工家庭则无显著影响。为国有林区增加职工家庭收入、提升职工家庭消费活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经验、问题与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农场数量减少、农场劳动力比重上升和农场外收入增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农场家庭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并且呈现三个特点:农业收入的重要性已经很低,农场外收入中工薪收入占有主要份额,政府转移支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指出,美国农场家庭收入仍然存在不稳定和不平衡两个基本问题。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农业生产收入支持、农场家庭收入支持和非农业就业三种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20世纪中叶产生的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是从事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由此带来了经济学观念的性转变,即由重视物质资本的投资到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由重视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到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由重视一般性就业到重视结构性和选择必玉业。基于这一观念的转变,人力资源的开发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兰州市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城市之一,每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又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少数民族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直接关系整个城市的稳定与发展。学术界对城镇居民经济情况研究较多,但针对家庭经济状况尤其是少数民族家庭经济状况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通过对兰州市三个区的200户少数民族家庭收入结构、消费储蓄结构、消费支出结构、投资积累结构、基本生活状况争睛况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幸福感是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情感与评价,可以通过收入满足度来表现。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家庭收入现状及来源,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提出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去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等,从而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消费与积累的较好物质条件 安徽农村1978—1987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增长了2.8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89倍,年平均增长12.5%,九年的发展大大超过了从1954年到1978年的24年期间年平均增长2.7%的速度,超常规增长为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扩大积累规模提供了可能。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农民家庭,不仅是传统的消费单位,又是合作经济的经营实体和合  相似文献   

14.
农民消费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其结果都会反作用于生产,合理的消费取向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市(县)14个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农民消费观正在悄然改变并逐年升级,同时存在的偏差消费行为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选择对农业生产起积极作用的消费取向。  相似文献   

15.
16.
转变农村消费模式与实现生态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总体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消费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显现.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转变现阶段农村消费模式和实现生态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消费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指出转变农村消费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实现途径,最后指出了实现农村生态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宏观的战略性视角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是未来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现实选择,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理想选择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二元土地制度,表现在产权形式上,有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之分;在农地的交易方式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只能被政府征收。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对此,国家已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用地政策,筑牢乡村振兴的"地"基。日前,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又有扩大,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增强,商品运输能力有所改善,商业网点逐步健全,农村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出售产品增加,商品率提高。1984年,全国农村出售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总额为2,647.1亿元,比上年增加544.1亿元,增长25.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外增长22.8%。平均每个农民出售商品额达314元.比上年增加62元。在农村出售产品总额中,工业品为971.4亿元,比上年增加299.4亿元,增长44.6%,占全部增加额的比重为55%,工业品商品率为83.7%,与上年持平;出售农(种植业)、林、牧、副(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渔业产品为1,675.7亿元,比上年增加244.7亿元,增长17.1%,农副产品商品率由上年的52.0%,提高到52.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