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本文采用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宁渡服装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分析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升级上存在的制约因素,襄后分别从集群技术能力升级、创新能力升级、外向关联升级、加强集群治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宁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宁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存在着物流服务创新水平偏低、创新政策扶持力度较小、创新成果产出效果不明显以及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并且从创新环境打造、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投入增加、创新产出效率提高等层面给出了提升宁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拥挤效应”和“路径依赖”使地方产业集群进入锁定状态,进而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升级。文章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并进一步提出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城市化、国际化、生态化战略等来增强在全球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产业创新从区域的角度来说,一般有两个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的价值链及其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FDI驱动型集群演化机制及其锁定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东莞 IT 制造业集群的案例考察发现.本地集群创新网络将随着外资企业的角色演化和战略转变,依次经历四个演化阶段,形成以外资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组织机构,并有效推动本地集群创新网络的升级。但集群企业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容易降低其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使本地集群企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价值链的角度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解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第一,两者具有相同的知识本质;第二,知识价值链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劲动力;第三,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所依赖的组织联系叉反过来为知识价值链提供了网络保障。因此,用知识价值链去理解产业集群,这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福建省有代表性的晋江鞋业产业集群进行实例研究,分析论述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制造升级、创新升级、结构升级三个方面,尝试性地探索构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提出其升级对策,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杠杆利用和学习机会、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商品流通和技术许可等方式使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相似文献   

9.
周强 《特区经济》2007,226(11):48-49
当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处于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发展阶段。嵌入全球价值链是促进我国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绍兴纺织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绍兴纺织业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沿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焕金 《山东经济》2005,21(4):28-30,7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价值链出现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要实现集群持续发展和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搜寻、创造、捕捉价值是必由的路径。当然,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将面临国内外各种严峻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佐飞 《改革与战略》2011,27(6):135-138
浙江经济以企业集群为特色,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文章从浙江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文章认为,浙江区域品牌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和集群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异质空间和路径依赖的产业空间集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辉 《特区经济》2011,(2):272-275
在系统回顾总结现有产业空间集聚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各种模型假设条件限制,使得产业空间集聚理论对区域经济实际工作缺乏具体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空间异质性角度阐释了产业空间集聚的必然性及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产业集群演变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低碳路径下长株潭城市群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在低碳路径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波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物流业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亮点和突破口。本文通过对宁波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著名港口的发展情况,探寻出宁波发展物流产业的潜力和优势,提出因地制宜地发展宁波物流产业的对策。在广泛调研宁波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模式的基础上,与国内外著名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以港口物流为支撑的宁波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结合宁波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等潜力资源,提出了差异性的发展宁波市港口物流业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区域工业化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而产业集群发展则依赖于集群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取得集群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在分析近年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和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协同关系,并依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体系得出产业集群创新推动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朱富强 《南方经济》2018,37(1):36-47
激进发展经济学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围绕产业政策的制定依据展开了激烈争论:前者推行技术拉动的产业政策,强调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后者主张资本推动的产业政策,强调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产业政策争论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内生观,进而表现为技术进步的两种路径依赖:内部路径依赖与本国研发投入和学习机会等内部特征有关,外部路径依赖则与要素禀赋和经济系统等外部条件有关。同时,考虑到要素的异质性和技术的专用性以及技术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一国的技术革新应该兼顾两类依赖路径。因此,看似对立的思维和范式之后实质上也存在很强的相通性,周全的产业和科技政策需要契合这两种视角的思维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石璐珊  贾辉 《科技和产业》2020,20(3):108-115
产业集群能提高企业、区域和国家竞争力。当前以产业创新集群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集群正在各地兴起。通过行业融合、知识外溢和集体行动,产业创新集群促进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紧密互动而加速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是当前少数几个涉及学科最多的产业之一。以医疗器械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集群和区域创新发展的要义出发,挑选宁波地区的医疗器械行业,测算其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效应,提出提升医疗器械行业集群度,激发产业创新集群活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鹏  罗福周 《改革与战略》2013,(12):117-119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等基本理论,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在剖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体、基础机制,并在知识创新动态性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包括知识找寻与获取、知识传递与扩散、知识引进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四阶段路径模型。以知识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成长提供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理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利 《改革与战略》2011,27(7):149-15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且表现出与自然界生物集群效应的高度相似性。文章借用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的演进路径,借鉴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并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模型,从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演化期剖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探讨寻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唐新贵 《特区经济》2011,(5):289-290
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源理论为研究依据,分析宁波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源优化的相互关系,结合宁波金田公司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发展启示,构建宁波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