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经营效益,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是紧迫任务。而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商业银行就必须有一个完善高效的内部经营机制。目前,虽然各行在搞活内部经营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激励约速机制还较为乏力。这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尤其是加入WTO后,不利于其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为此,站在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全面创新其激励约束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金融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当前,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员工能否提高对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认知水平,在观念、理念和经营行为上能否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要求尽快加以转变,是股份制改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张恩照行长在建设银行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做好对广大员工关于股份制改造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重点是宣传和培训有关改革环境和银行业发展趋势、现代与经营管理的强烈需求,从第三期起,本刊开辟“股份制商业银行”讲座,系统介绍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金融》2008,(10)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现状,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业银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商业银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信贷员管理机制。银行信贷人员在整个信贷运行系统中处于第一责任人的位置,承担着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建立信贷人员管理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建立信贷员任资格审查制度,把严“准入”关,其次实行信贷员等级制度,通过对信贷员的资格认定,从信贷业绩考核、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的考察等方面进行评定,把信贷员划为一级、二级、三级三档,并把职权范围、业务目标与个人待遇挂钩,根据信贷员不同的等级,授予相应的职权。第三实行信贷员资格年检制度,就是对信贷专管员一年时间内所发放的贷款和所经营的贷款风险度、贷款利息收回率、职业道德等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继续留任,工作出色的,可考上一个等级,考核不合格的就调信贷岗位,以此建立信贷员优胜劣汰机制。第四实行信贷员损失赔偿制和处罚制,对责任人失职或违规恶意造成贷款损失,按一定比例进行赔偿,造成损失过大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在各国的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美 国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关系借贷的实践及其发展历程,由此可为我国解决同类问题提 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倪莲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35-37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现。本文拟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风险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利于更好地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机构国别风险成为世界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国别风险的不可抗性、复杂性、危害性等角度分析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的必要性。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系不健全、法律基础薄弱、信息系统滞后,必须从树立国别风险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监管体系、创建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制约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各种因素,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种种风险,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说明风险的具体表现,找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原因。通过确定信用评分标准和设计信用评分模型来控制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并以此提出防范和化解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人银行在西方金融理论中的一般称谓是merchant bank.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又称为投资银行业务(investment bank).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信用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这一群体而言,其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可能对其信用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推测在理论上得到了产权经济学的支持,而实残中的状况如何则需要实证数据的支撑.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t模型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的边际影响力.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企业信用有着显著的影响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2)公司治理指数对企业信用水平提升的贡献率呈递减的趋势,当企业信用水平较低时,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7,12(1):18-23
工商银行股改上市后,及时启动全行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引擎",再造驱动创新型、国际一流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心脏"发动机,将会给整体构建的现代金融企业运行机制注入更加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增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员工迎接全面市场开放挑战的信心与勇气.深入推进基于经济资本和EVA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全面实行分机构、分部门、分岗位、分产品、分客户考量经营体绩效贡献,将是创建科学、公开、透明、持续有效激励机制的基础前提,有助于协调均衡行内外各种利益分配关系,进而综合调动和使用各类先进激励手段措施,充分解放经营体中现实劳动生产力与潜在劳动生产力,增强全行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经理制度是西方商业银行专家型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经理的职能定位、类别比较,探索实现风险经理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途径,提出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制推广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有关管理问题,包括风险经理的待遇分配、等级安排、部门设置、职责认定、人事管理和高级风险经理的培训等等,并据此提出建议和对策,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各种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曾有永倒闭神话的日本大和银行破产,从以金融制度发达称于世的美国商业银行产生的问题与困境到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一例外地证明,银行内控机制缺陷是一大罪魁祸首。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研究,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具有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存在一些不足,原因在于薪酬激励的自身因素和薪酬环境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忽视长期行为激励、缺乏同业竞争优势、轻视普通员工激励;环境因素主要有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非充分有效、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薪酬与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基本上是有效的,但是其有效性并不十分理想。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具体建议:从微观层面看,优化薪酬激励机制;从中观层面看,强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从宏观层面看,改善外部相关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