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8,(20)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数据包络法测算其粮食生产纯技术效率,结果表明,2015年贵州省粮食生产纯技术效率值仅为0.654,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份中其粮食生产纯技术效率水平居倒数第六位,由此可见,贵州省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贵州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应主要向吉林和黑龙江省学习借鉴;贵州省粮食的低水平生产造成了大量生产资料浪费,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生产从业人数的冗余百分比分别为12.29%、39.47%、78.28%,通过减少这三个要素的投入比例,那么贵州省的粮食产量将会有52.98%的提升空间,从而达到目标产量1805.230万吨,而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的冗余百分比都为0,说明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高,不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类型差异视角,以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动态面板两步差分GMM和双重中介效应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单位粮食生产资源消耗,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程度,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经济形势的下滑,作为金融主体机构的银行,其监管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银行监管的核心问题便是监管效率,所以本文以银行监管效率为出发点,对前人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之后的研究归纳和总结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粮食发展规律,摸清各种因素作用于粮食生产的机理,文章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78—2008年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进行了随机前沿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对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由投入要素的增长拉动,31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17%,TFP对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很小,其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呈现相反趋势。2004年以来,技术效率提高的速度持续下降,技术进步逐渐成为TFP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8.
改革粮食购销体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来耀勤,杨新科1993年4月1日起,甘肃推出了"稳购放销"的粮改措施。所谓"稳购放销",即保留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销售。这一措施出台后,对全省的粮食购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10.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决定了当前要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紧迫性和政策创新的必要性。该文通过数量分析方法。将价格、进口量等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相关关联程度做基于不同滞后期的差分处理。在比较我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效率时。散点图显示我国进口粮食价格变化与国际价格波动并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互补关系。从而导致粮食进口效率偏低.而且没有改善的趋势。而日本、巴西因对世界粮食价格未来走势的预判则有效提高了进口效率。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预警功能、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进口渠道。逐步赋予一些重点企业粮食贸易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小农的种粮逻辑——40年来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与未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文献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质疑与担忧,作者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从"去粮化"到"趋粮化"的历史性转变。文章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长期且连续的增长,并非由外生的经济因素直接激发,亦非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政策的直接诱导,而是由农户在要素流动与卷入农业分工的过程中所内生的自我执行机制来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小农的种粮逻辑是通过要素配置、地权预期、分工深化三个方面来共同表达的。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并不构成中国粮食安全的阻碍,相反,却内含着重要的组织优势与可动员潜力。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策略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农户的种粮行为与政策需求--对粮食主产区6县市300多个农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个案调查资料,分析农户种粮行为与政策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农民在进行粮食生产决策时,劳动投入、资金投入、利润回报一般是最先考虑的因素。不过,传统观念、耕作习惯、处理信息的成本等因素导致的近似理性行为也对农户生产决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农户对支农政策是欢迎的,但不应过高估计政策在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需要稳定政策和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厘清现阶段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以更好地发挥粮食主产区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17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检验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格局的空间模式,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主产区粮食产量处于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省份较多,处于高-低和低-高集聚的省份较少,且空间相关性随着时间波动下降;2001年及2017年种粮人数对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他因素对各地区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基本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必须在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地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提升粮食单产、坚守耕地红线、规范化肥使用、推进农业科技化、防范农业灾害等方面着力改善,以期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5.
供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对供暖企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对比分析,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供暖行业14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经济效益因子、财务管理因子、资产管理因子、公司成长因子、社会贡献因子五大影响经营业绩的关键因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I. Introduc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replaced its centuries-old policy of taxing agriculture by a new policy aimed at subsidizing agriculture and stimulating rural incomes. To this end, agricultural taxes – standing at around 8 percent of agricultural incomes – were drastically reduced. By now they are abolished in most provinces. Inaddition, farmers growing grain receive a direct income subsidy, new seed varieties and mechanization are subsidized, and la… 相似文献
17.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 in China's agriculture: A regional meta-frontier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utilizes a unique county-level dataset to examin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 in China's agriculture. We classify the counties into four regions with distinctive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ence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 meta-frontier analysis is used.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eastern counties have the highest efficiency scores with respect to the regional frontier but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leads in ter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nationwide. Meanwhile, the mean efficiency of the northeastern counties is particularly low, suggesting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within region might help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us agricultural output. 相似文献
18.
以2008-2017 十年间我国28 个省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土地流转速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划分为四种模式,用杜宾模型分析得到不同控制因素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影响,并根据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农业生产率的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在面板数据采集期间,虽然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三大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差异模式;且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自然灾害、产业结构、财政支农力度、基础设施建设、非农就业等。因而,研究成果对合理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Hong Yang 《World development》1999,27(12):349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during 1978–97. Using disaggregate approach to explore disparities in growth patterns of respective crop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during this period, almost all the increased outpu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rice, wheat and corn. The contribution of other crops as a whole was almost negligible. The disparities in growth patterns were partly the result of crop adjustments, induced by changes in food demand, and dominated by substitutions of high-yield crops for low-yield crops. In this process,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Varying opportunity cost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areas also affected growth patterns of respective crops. The trend i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suggests that the adherence to grain self-sufficiency has become not only increasingly costly but also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